“我覺得吧,咱們現在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際,現在要是不管不顧,選擇和明國硬拼,那就只能落得一個下場,那就是亡族滅種。
當年,縱橫在草原上的匈奴和突厥,不都是這樣被南邊的那些人拖垮的嗎?咱們現在要是什么都不管,就這樣在這里死磕,結果和那些人沒有什么不同。
我的意見是,咱們一路往西,先去金帳汗國那里。陛下的皇帝位是從忽必烈汗那里傳下來的,就算咱們現在落魄了,他們也得認。
不管怎么說,不管干什么,咱們總要比這里長嘆短噓要強吧!”
阿魯帖木兒認認真真的分析著,他的主要看法就是西去。
人要是倒霉,放屁都砸腳后跟。
脫古思帖木兒始終覺得,自己就是那么最倒霉的人。
本來只是一次平平無奇的南侵,本來就只是一次再也正常不過的打草谷。
雖說最近這幾年明軍很厲害,可他們這些人是吃這碗飯的。
如果只是打草谷的話,那也非常的容易,而且,也不至于損失這么多的士兵。
可問題就出在了也速迭兒的身上,這個王八犢子,說什么明國皇帝就在密云后衛,身邊的防守力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時,也速迭兒一陣忽悠,把脫古思帖木兒忽悠的分不清東南西北,直接將軍中所有能調動的兵馬全都調給了也速迭兒。
可惜啊,脫古思帖木兒盼望的那個結果沒有出現,千等萬等,最后等來了一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看著大帳中的吵作一團的眾人,脫古思帖木兒一拍自己的腦門,不停的嘆氣。
自己好歹也是皇帝,可現在竟然淪落到該往哪里跑的地步,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恥辱。
可是不跑又能怎么辦呢?難道,就等著被明軍追殺嗎?
看著猶豫不決,始終下定不了決心的脫古思帖木兒,阿魯帖木兒再次開口道:“陛下,明人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咱們這只是退避鋒芒,一旦恢復元氣之后,就可以重整旗鼓,殺回中原!”
脫古思帖木兒還是下定不了決心,只是愁容滿面的擺了擺手,“諸位,退下吧,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脫古思帖木兒是一個猶豫不決的人,哪里有他祖輩的果決?
大帳中的眾人退了出去,留下了脫古思帖木兒一人。
脫古思帖木兒這一考慮,考慮了將近半個月。
當九月份即將來臨的時候,朱元璋率領著大軍已經到來,距離金山不遠。
馮勝也帥領著兵馬,來到了金山外圍。
為了這次戰事成功,朱元璋派遣出了大量的夜不收,遮蔽了戰場。
因為大量的夜不收遮蔽了戰場,所以脫古思帖木兒這些人并不知道,朱元璋已經率領著大隊人馬前來,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現在這些人已經處于了危機當中。
甚至他們這些人還為到底西去不西去而吵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