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好不容易將千年的丞相罷免,將相權收回,現在又要設置類似的,豈不是在開歷史倒車?
這如何能讓對權利癡狂的朱元璋同意?
朱標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實在是最近這段時間被某些毫無意義的奏折給折磨瘋了。
往年朝廷的戰事很多,大部分奏折基本上都是民生戰爭。
可近幾年,天下開始太平,加上市舶司的輸血以及陳松設置的那些新衙門,各地恢復的很快。
天下一太平,各地的事情就少了很多。
但怎么說呢,古代的交通和通訊不如后世方便。
加上皇權的影響,各地的官員生怕自己外放時間太長,從而被皇帝或者朝廷遺忘,于是就想方設法的上奏。
起初,送上來的還比較正常,可近幾年,就開始變得詭異了。
洪武十九年春,大名府知府上書,說在大名府發現了祥瑞。
洪武十九年夏,彰德府知府上書,說如今彰德府境內文教大興。
洪武十九年夏,河南府知府上書,說夜間有紅光出現,這乃是大興之昭......
以此種種,各種各樣的數不勝數,甚至還有雞毛蒜皮的小事。
時間短,倒也不覺得什么,可時間一長,實在是讓朱標受不了。
這種奏折,就不應該出現。這種奏折,除了浪費時間之外,朱標實在想不明白,還有什么用。
被這種奏折折磨的時間長了,朱標就想,應該重新設置一個幫著皇帝處理奏折的機構,不然的話,光是這種雞毛蒜皮的奏折,就要把人累死。
這個念頭剛一釋放,就被朱元璋給否定了。
但朱標沒有輕易放棄這個念頭,父子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為此,朱元璋還狠狠地罰了朱標,可壓根就沒有用。
陳松走在進宮的路上,慶童走在陳松的面前,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說了出來。
朱元璋和朱標的爭吵,陳松毫不意外。
這種的事情,早晚就要發生。
丞相這個管制可以被罷免,但是丞相權利,總會通過某種方式重新出現。
永樂年間出現的內閣制度,就是丞相制度的變種。
明中期開始,內閣不斷做大,雖然沒有丞相之實,但卻有丞相之權。
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依靠著狂熱的精力,確實可以將這些事情全都處理過來。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朱元璋,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旺盛的精力。
陳松看著眼前的皇宮,腳下的速度開始變快。
不久,陳松在慶童的帶領下,走進了暖閣。
坐在暖閣中的朱元璋并沒有處理政事,他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小憩。
慶童小心翼翼的來到朱元璋的面前,呼喚道:“陛下,富平侯來了,富平侯已經到了!”
朱元璋悠悠的醒來,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陳松,道:“常青啊,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