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木柴稀少,生火的燃料基本上都是牛糞馬糞等動物糞便。
這些東西撿回來之后,堆放在露天地里,經過發酵,風干,最后會留下一堆堆纖維素絡合物。
這些纖維素絡合物,就是上好的燃料。
這些土房子附近有幾個很大的土坑,這些土坑中,就存放著這些燃料。
夏季,土房子里倒是不用生火,可總要吃飯。
要是在土房子中生火做飯的話,會有些悶熱,所以就放在了外面。
夜幕籠罩四野,一堆堆火出現在這些土房子外面。
火堆上架著幾個鐵鍋,里面煮著一些土豆塊和肉干。
味道沒有多少鮮美,出鍋時撒上一點點鹽,就這么吃。
草原環境就這樣,這樣飯菜,對于牧民來說已經很好了。
普通牧民哪里能吃得起肉?不過是養的牛羊馬產的奶,制成的奶制品罷了。
以前,草原缺少吃的,所以就只能南下。
現在,這些牧民歸大明管轄,也不用害怕挨餓的問題。
陳松坐在火堆旁,耳朵邊的野蚊子嗡嗡叫,端著碗,大口的吃著。
吃完飯,喝碗湯,放下了碗。
林朗坐在陳松的對面,說道:“這些牧民們歸順的時間說來也不是很長,去年冬天,草原還給這些牧民們調來了大量的糧食。
一次兩次還行,可要是持久下去,恐怕會出問題啊!”
陳松沒有在意,對于這個問題,他早有解決之法。
“陛下派我來,就是想讓我解決這件事情。這事也不是什么難事,我心里已經有了決斷!”陳松笑著說道。
睡覺的時候,陳松在床邊放了幾盤點燃的蚊香,身上還抹了風油精。
可就算如此,依舊有不怕死的蚊子,瘋狂的叮陳松。
睡到半夜,起來和蚊子搏斗,后半夜時,人困了,蚊子也累了,雙雙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陳松接著趕路。
在林朗的帶領下,陳松巡查了柳樹里的環境以及地勢。
柳樹里的環境不錯,距離北平府不遠,騎馬的話,最快一天就能到。
這里有河流,而且土質也比較好,比那些沙漠化的土壤強的太多,是一個適合建城的地方。
不過,陳松可不會直接在這里建城。
朱元璋先前的時候,防這些人就像是防賊一樣,這才剛剛歸順沒多久,又怎么可能會建城呢?
再說了,建城是一件非常消耗時間和金錢的事。
違背市場經濟的任何行為,都無法走遠。
在陳松的計劃里,先建立一個以貿易為主的貿易點,附近的牧民,以及大明的商人,都可以來這里進行貿易。
這里有人貿易,就有了稅收,百姓們就能掙錢。
有了穩定的收入,就想有穩定的生活。那個時候,就算朝廷不管,這里的人也會自發的進行建城。
建城,工人們是有收入的,這些工人們的收入,又會投入消費當中,朝廷又能進行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