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殘酷,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古代就這樣,被征服者,就要做好各種準備。
“侯爺可要記清楚,只能挑選一個!”慶童說道。
在明朝,只有皇家以及宗室子弟才能使用閹人。
盡管這些少年尚未閹割,但能賞賜給陳松一個,已經很不錯了,很寵幸了。
陳松點了點頭,在這些少年面前一一走過。
陳松漫無目的的亂轉,停在了一個看上去只有一米六左右的少年面前。
這少年看上去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面孔還很稚嫩,估計撐死也就是十四五的年齡。
這個年齡,再加上營養不良,要是被閹割了,估計兇多吉少啊。
古代的凈身,死亡率可是出奇的高。
這少年給人一種柔弱之感,讓人心生不忍,陳松動了惻隱之心。
“你叫什么啊?家住哪里啊?!”陳松看著這少年,將近一米八的大高個,就像是鐵塔一樣,矗立在少年的面前,遮住了少年面前的陽光。
少年抬起頭,呆呆的看著陳松,臉上有一絲驚恐。
可這么多年的調教之下,少年已經養成了絕對服從的習慣。
他弱弱的說道:“小人姓馬,叫馬和,云南昆陽州人。”
“哦,你叫馬和啊!”
“不對,你說你叫馬和?!”
陳松突然意識到了什么,眼睛圓睜,就像是銅鈴一樣,聲音都大了幾分。
跟在陳松身后的慶童,有些疑惑的看著陳松。
不過是一個粗鄙的童兒,至于如此嗎?
慶童根本就不明白,如果這個少年要真的是馬和,那在歷史上,不遠的以后,將會攪動怎樣的風云。
此時事關重大,陳松深吸一口氣,鄭重其事的問道:“你說,你叫馬和?”
馬和有些害怕,縮了縮腦袋,但還是說道:“回大人的話,小人叫馬和,云南昆陽州人士!”
陳松還有些疑慮,再次追問。
經過再三詢問之后,陳松可以肯定,眼前的這人,就是馬和,就是歷史上那個大名鼎鼎的三寶太監——鄭和。
陳松指著這個少年,大聲道:“就他了,就這個少年,就他了!”
陳松的語氣有些興奮,鄭和下西洋,縱觀歷史,就這么一個人。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有多大,后世只要稍微熟知歷史,就知道鄭和下西洋有多重要。
可以說,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技術以及造船技術的集大成者。
鄭和下西洋代表著我國古代的造船技術以及航海技術,要遠遠領先于同時期的西方。
陳松已經想象到了,寶船鋪滿海面的盛況。
“鄭和啊鄭和,我可把你抓住了,我要好好的教你,讓你下西洋時,更恢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