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
一場烤魚宴席,整個部落歡呼,無數原始人吃著烤魚,眼中露出一抹享受。
魚蝦,在這個時代可是珍貴之物,魚蝦在水中生存,可不是原始人能捕撈的。
有了養殖魚類的計劃,楊三陽心中便有了念頭,一雙眼睛掃視整個原始人部落,尋找低洼之處開辟魚湯。
你還別說,真教他找到了一處合適養魚的所在,就在眾位原始人生存的大山腳下,有一個低洼之處,那低洼長三千米,寬八百米,乃是真真正正適合養魚之所在。
最關鍵的是,這處低洼與河道相隔只有數千米,而且還比河道要低上不少,只要將河道之水引過來,那便是一處活水。
河道終究是處于大荒外部,生存著不知凡幾的妖獸,眾人在河水邊捕魚太過于危險,須知河水中的魚蝦有不少不知存活了多少年的老怪物,區區漁網根本就捆束不住對方。
楊三陽打量著那處低洼,不斷測算著魚塘的尺寸,這魚塘最深處不過十米,略微顯得有些不夠。
若是在前世,十米足夠養魚,但是在這個世界,一旦寒堊紀到來,十米的魚塘怕是能被凍透。
挖魚塘!
男女老幼齊上陣,楊三陽決定再將魚塘挖深十米,這對于力有數千斤的原始人來說并不難。
至于說運轉泥土,如何將泥土運輸到外面,這卻也不難,只要將漁網鋪開,在魚網表面蓋上一層層房屋大小的‘芭蕉葉’,足以輕輕松松的將泥土運輸出去。
數千原始人日夜勞作,楊三陽披著大氅,感受空氣中的涼爽,他雖然有龍珠護體寒暑不侵,但看著下方眾人口鼻中噴出的寒氣,也知道寒堊紀不遠了。
不過五日的功夫,池塘雛形已經挖好,而且還意外的挖出了泉水,這對于楊三陽來說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
有了活水,即便是不經受河水,也能養魚。
不過楊三陽還是決定挖開溝渠,將河水引過來。河水與泉水并不一樣,而且河水中的許多小動物或許還能順著溝渠游過來,雙方互相交流養分。
力大無窮的原始人,比挖掘機好用多了!
一日之間,溝渠開好,那溝渠不寬,只有米許。深度也只有米許,人落在其中不但可以取水洗澡,還能飲用。
然后伴隨著最后一鏟,河水屏障挖塌,浩蕩奔騰的河水滔滔不絕倒灌而來,霎時間卷起渾濁的泥沙,整條河道一片渾濁。
小半刻鐘過去,河水恢復了清澈,溝渠中時不時有一些小的魚蝦、螃蟹、烏龜游過,伴隨奔騰的河水,落入了魚塘之中。
長三千米、寬八百米、深二十幾米的大坑,沒有幾日幾夜的功夫,是休想將此地填滿。
楊三陽也不去管那魚塘,而是率領族人準備過冬的事物,在池塘周邊栽種上一顆顆樹苗,待到日后若有機會養蠶,或許能編織出絲綢。
不過,來到這個世界,他并未發現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