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就要好好的管叫,俗話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
熊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要去和熊孩子講道理,你要叫他的父親受過。誰叫他的父親沒有教育好?
一個熊孩子懂什么?和他講道理也講不通,倒不如去直接找他家大人,和他家大人講道理。
楊三陽嘴角抽搐,青鳥得意忘形的狀態,盡數落在其眼中,叫其不由得心中暗自沉思:“我當年是不是待青鳥太過分了?這都多少年了,對方怎么還這般小肚雞腸。”
“我倒是想要找個合適的人去教他,可惜我這里就沒有一個靠譜的!”楊三陽背負雙手,眼睛里露出一抹無奈。
他能怎么辦?
青鳥不靠譜、白澤更不靠譜。
他能怎么辦?
他也很無奈啊!
按理說,伏羲與媧雖然看起來年幼,但卻性格穩重,比白澤與青鳥靠譜的多,但是二人忙著血脈蛻變,哪里有時間顧及自家這熊孩子。
掃了一眼青鳥,那副我打不過你父親,但我卻要狠狠揍你的樣子,楊三陽嘴角抽搐了一下,也不多說,默然轉身離去。
三災度過,楊三陽此時徹底化作人形,感悟天道法則的速度,何至于快了千百萬倍?
但是如今天道再一次進化,又極大的抵消了先天道體帶來的福利,君不見先天神祗都已經被天道隔絕了法則之海的感應,可以說此時的楊三陽先天道體帶來的法則感悟,近乎相當于沒有帶來,和天道進化之前的速度,基本上是一個樣子。
伴隨天道的完善,大千世界眾生,想要完成進化,近乎是難上加難。
回到閉關之地,楊三陽自袖子里掏出一枚玉蟬,手指撫摸著玉蟬,整個人陷入了沉寂,許久不語。
亦或者說,自己也根本就不知道此時該說些什么!
當年初入靈臺方寸山的一幕,依舊在眼前栩栩如生,那玉蟬便是道緣親手戴在自己的脖頸上:
“從此你便是我的小猴了!”
楊三陽默然不語,許久后方才將玉蟬收起,眼中露出一抹沉思:“許多事情,不是我想怎么樣,而是事情的發展會怎么樣,天道的演化會怎么樣。”
心中各種念頭流轉,緩緩閉上眼睛,再次陷入了修煉狀態。
天仙乃是水磨磨的功夫,三千功德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自家之前獲得的無量功德,皆已經被老聃法相吞噬,否則此時自己跨入天仙妙境,輕而易舉。
老聃法相內孕育什么寶物,他不知道,他此時正要參研神禁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