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廠待遇這么好,居然還有人辭工,真是頭一回。
“他們辭工有什么原因嗎?”霍政問道。
“聽傅蔚起說,他們的辭工原因是,不想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子,想要自己干一番大事。”霍器開口回道。
“這三人是什么出身?”霍政緊接著問道。
“呃....”
這個問題把霍器問到了,不知道如何作答。
“去查!”霍政淡然道。
“是老爺!”霍器連忙應道,隨即轉身離開。
霍器離開指揮所后,就回到兵工廠內的廠長辦公室,然后派人把傅蔚起喊來,問傅蔚起三個辭工組長的姓名。
問出姓名后,霍器就翻出兵工廠員工檔案,找出三人的信息。
找出三人的檔案信息后,霍器就拿著檔案信息返回軍營指揮所。
“老爺,辭工的人分別叫陸顯民,岳道云、寧在元!”
議事堂內,霍器站在霍政面前稟報道。
“都是什么來頭?”霍政神色淡然的問道。
霍器聞言,便拿著陸顯民的個人信息檔案念道:“陸顯民,今年二十三歲,原山西人,父母早亡,從小被叔父拉扯長大,洪武二十八年隨叔父逃至北京,居住在西城區民棚區捌拾柒戶。”
“洪武二十九年,陸顯民娶同為難民的王氏,洪武三十年,王氏為其誕下一子,同年報名加入兵工廠,是兵工廠第第二批伙計。”
“陸顯民原是步槍部的人,后來成立金屬加工機床部,陸顯民因為對金屬加工機床感興趣,主動申請調離原崗位,加入金屬加工機床部。”
“建文元年,王氏為其生下雙胞胎,兩個女兒,從此他就負擔著贍養年老叔父叔母妻子兒子和兩個女兒,一家七口人!”
“永樂元年,陸顯民因工作優秀,被提拔為金屬加工機床部一個生產組組長,這組長職位,一直坐到現在。”
念完陸顯民的個人信息檔案,霍器又相繼念起岳道云,寧在元的個人信息檔案。
“岳道云,今年二十六歲,原陜西人,洪武二十七年隨父母逃難北京,居住在西城區民棚區玖拾柒戶。”
“洪武三十年報名加入兵工廠工作,是兵工廠第三批伙計,一來兵工廠,就是金屬加工機床部的人。”
“永樂元年,他也因為工作優秀,認真嚴謹,提拔為金屬加工機床部一個生產組組長,家中有十口人,爹、娘、妻子、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寧在元,今年二十二歲,原遼東人,洪武二十五年隨父母逃難至拜見,居住在西城區民棚區叁拾億戶。”
“洪武三十年報名加入兵工廠工作,和岳道云一樣,是兵工廠第三批伙計,也是一來就在金屬加工機床部做事。”
“永樂一年,因做事效率高,精明能干,提拔為金屬加工機床部一個生產組組織,家中有八口人,爹、娘、妻子,兩個弟弟、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PS:“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