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五項對肢體力量的測試之后,全班同學按照喊過五次名字的先后順序,依次在射擊場門口排隊。
50米的移動靶射擊場,一共有兩個,每個都是六十米長,十米寬。
從射擊臺處看向50米外的移動靶,就猶如一個大一點的黑點一樣,只有通過倍鏡才能看清楚靶心的白點。
移動靶從右向左,在十米長的靶槽上快速移動。
它從出現在視野中到消失,只有2.5秒的時間。
這個時間,也是從瞄準到射擊的時間,所以每槍射擊時,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兩個靶場的射擊臺處,各站著一位教官,在給5.6毫米的運動步槍裝彈匣。
每個彈匣內裝著十發5.6毫米的子彈,彈身是全銅的,彈頭是橡膠的訓練專用子彈。
這款運動步槍是自動裝填子彈上膛的步槍,也不用打一槍拉一次槍栓,但每次扣動扳機時,只能發射出一發子彈。
如果是使用的自動步槍,當同學們聽見槍聲時,可能會因緊張,而扣動著板機不放;
這樣就會導致彈匣中的十發指彈,都被連續快速的發射了出去。
所以在訓練時,使用半自動步槍是最為合適的,而出城做任務時,一般都是使用的全自動步槍。
在射擊臺的另外一旁,也各站著一位教官,透過望遠鏡觀察移動靶上射中靶環的情況,并會喊出每槍射擊的成績。
給運動步槍裝完彈匣的教官,則會記錄每個同學、每槍射擊的成績。
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后,站在靶場門口的教官,每次都會喊出兩位同學的名字,到指定的射擊臺進行射擊測試。
首先喊到的名字,依然是前班長李浩,以及學習委員應光強兩人。
“七環”
“七環”
“八環”
“七環”
“九環”
“十環”
……
隨著李浩與應光強的射擊測試,兩位靶場觀察移動靶的教官,不斷的喊出他們倆的射擊成績。
最終李浩與應光強的射擊成績,分別是83環與76環。
接下來進行射擊測試的同學們,其射擊成績也在不斷的下滑,還經常聽見“脫靶”的聲音傳出。
當輪到倒數第三位的武毅準備射擊測試時,給運動步槍裝彈匣的教官,正是馮志釗。
他趁人不注意時,從口袋中掏出一顆外形與5.6毫米一樣的子彈,并裝入了彈匣之中。
武毅拿起運動步槍后,掂量了一下,感覺其重量不到十斤。
他左眼閉,右眼微瞇,透過槍桿上的4倍鏡看移動靶的方向,就連距離五十多米墻上的彈痕,都清晰可見。
當他聽見馮教官說開始后,就屏住呼吸,左手托著槍身,右肩抵住槍托,右手食指放在板機上。
在移動靶出現后,他手持運動步槍的上半身,也隨著移動靶平行移動,并透過4倍鏡中的瞄準鏡,始終盯著靶心。
當移動靶移動五米至正中間時,他果斷的扣動板機。
“七環”
另一旁的教官,喊出了武毅在這個世界里,所射擊的第一槍成績。
武毅微微皺眉,隨即便瞬間了然,他沒有預留移動靶的緩沖距離。
第二槍射擊時,他始終盯著靶心左邊的七環位置處,再次扣動板機。
“九環”
第三槍射擊時,他略改變一點瞄準的位置,并扣動板機。
“十環”
第四槍射擊時,他瞄準上一槍同樣的位置扣動板機。
“十環”
武毅通過四槍射擊,已經完全掌握了射擊的準度。
“十環”
“十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