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自己內心的想法,梁恩掏出了手機查詢了起來,結果他不但查到這個落款的人具體身份,同時也查到了這篇東西到底是什么。
就和他之前想的一樣,這位東海純一休就是梁恩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聰明的一休》里的那個一休哥。
關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如果簡單的總結一下的話,那就是他是一位類似于華夏古代道濟和尚,也就是濟公活佛一樣的高僧。
而現在梁恩拿到了這篇手書則是1481年,八十八歲的一休在臨終之時,寫下了一幅辭世偈。
梁恩不知道的是,這篇手書出現在這里體現出了兩個類似世界中不同的地方,在梁恩所在的上個世界中,這篇手書一直被保存在RB京都的珍珠庵中。
而這個世界里,這篇手書在1944年被出售,然后就一直不知所蹤,留下的也僅僅只有30年代留下的幾張有點模糊的照片而已。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別,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中二戰末期美國對RB的轟炸也包括了京都。整座城市受到了不小的傷害,大量人和物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
而就這篇作品本身而言,主要體現的是靜穆和安逸的精神氣質,也是一休宗純禪師其一生詩文、書法以及禪學修養的最后總結體現。
當時布魯斯先生把這個東西估價為七八萬美元,有極大可能是因為書法作品本身就是小眾中的小眾,所以對方在估價的時候根本就沒認出來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和珍貴性。
出于謹慎的考慮,梁恩適使用了一張【鑒定(N)】卡牌。很快,一排又一排細小的文字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也讓他明白了這幅一休大師的手書到底是什么來頭。
【一休禪師在圓寂前留下的最后一篇手書,在二戰結束前,因大規模轟炸的原因導致這篇手書離開了珍珠庵,進而被轉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這份重要的書法以及佛學作品經過多次轉賣之后最終離開了RB并前往了美國,然后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而也就在這些文字最后出現的時候,兩張卡牌被爆了出來。其中一張是常見的【偵測(N)】,而另外一張則是【日語(R)】。
【日語(R):作為一位佛學大師,一休禪師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妙語連珠,通過語言讓其他人感悟到佛法的力量。
強化卡(一次性),消耗此卡,可以讓使用者熟練的掌握上至平安時代,下至今天的所有日語的聽,說,讀,寫。】
“居然不是佛法。”梁恩雖然有些驚訝這份作品上刷出的卡牌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但是對于能夠流利地掌握日語也是比較高興的。
畢竟一休大師可是一位高僧,萬一這次從他那里得到的佛法特別精深,梁恩可不保證自己的意志不被明顯影響,跑去出家為僧。
確認了這副RB書法的真實身份之后,梁恩把這份書法放進了之前花了不少錢買到的專用保險箱中并使用了卡牌。
然后他一臉鄭重的從盒子中取出了那個裝著鍍金銀戒指小盒子,準備檢查這個之前根本看不出來源的戒指究竟是個什么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