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恩在獲得了商博良的記憶后就對這個少數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為破譯古埃及文最重要的一個鑰匙就是這個民族的語言科普特文。
可惜的是,因為統治者的轉換,阿拉伯語變成了埃及的唯一指定官方語言,科普特語隨即凋零。所以現在科普特語也僅限于這個宗教儀式中作為宗教語言保留了下來。
不過對于死去的語言而言,成為宗教語言是古老語言保留的最佳手段。除了科普特語以外,拉丁語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保留到了今天。
實際上梁恩在看見丹尼爾這個名字后就應該意識到他是一位科普特人的,因為丹尼爾這個名字明顯和基督教有關。
而一名普通的埃及人大體上應該叫一個類似于買買提這樣的名字,就像梁恩他之前遇到的那位土耳其大叔一樣。
通過網絡登陸學校官網確定了丹尼爾的身份之后,梁恩和范猛兩個人決定開車把他送回學校,而在路上,他們從這位丹尼爾口中打聽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消息。
“你說你們哪邊有古代遺跡?”聽丹尼爾說到自己小時候放羊時發現了一些文字,梁恩立刻詢問了起來。
“是的,我身上還帶著我們幾個年輕人順著干河河道冒險的時候撿到的小玩意,本來以為到倫敦能賣個好價錢呢,但那些人只肯開一兩百英鎊的價格。”
說著,丹尼爾從懷里摸出了幾個看上去灰撲撲的小東西。因為他之前看見了車上那些標記知道了梁恩他們是干什么的,也清楚無論是梁恩還是范猛都對他沒什么惡意。
“這的確是古埃及的產物,但問題是無論從質量還是雕刻水平上來說都實在算不上有多好。”仔細看了一下后,梁恩搖了搖頭說道。
“一兩百英鎊的確欺負你是一個外國人,不過收購價三百英鎊已經是頂級了,而哪怕拿去拍賣也不會超過500英鎊。”
之所以梁恩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因為擺在他面前的五六樣東西雖然能明顯的看出是來自于古埃及,但同樣能看出這些首飾全都是用廉價的材料制作的。
比如說,那只大拇指尖大小的圣甲蟲雖然看上去像是用青金石做的,但實際上卻是裹上藍釉的陶土燒制的。
而其他的首飾也都是類似的產物,用廉價的彩色玻璃與上釉的陶土代替了寶石。
這實際上是古埃及時代一種非常常見的做法,尤其是在各種各樣的護身符制作上。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對古埃及人而言,護身符是一種剛需。
但問題是有錢人能買得起青金石或者是綠松石用于制作他們的護身符,可窮人根本就買不起,所以這種廉價替代品自然也就出現了。
“真的只能值幾百英鎊嗎?”丹尼爾顯得有些郁悶,畢竟他還希望這些東西能夠解決家鄉的一些事情。“我覺得這些東西至少有幾千年歷史了。”
“你說的沒錯,這些東西的確年代非常古老。但從經濟的角度而言,并不是越老的東西越值錢——”看距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路程后,梁恩簡單的科普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放心,兄弟,他可是前一陣子破譯了古埃及文的梁恩,在古埃及研究方面在同一年齡段里面水平可以說在英國數一數二。”等梁恩講完之后,范猛也在一邊幫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