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寶物所在的地點為何保護的程度息息相關。”梁恩很快從中分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看來以后有機會要盡量多找一些放置在重要未知的東西。”
考慮到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這三張地毯是當年那位李先生直接從正規渠道買到的,所以它們很可能是當年華夏為了換取外匯而出口的古董中的一部分。
雖然今天聽上去好像有些天方夜譚,但那個年代將這些寶貴的文物出口換取外匯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也就是在這些地毯被賣到英國來的前一年,故宮還把3000套乾隆御林軍皇帝的盔甲一套五角錢的價格賣給員工當福利。
更夸張的是,當時院方規定,員工買到的鎧甲不得保留原狀,一定要拆開取用其中的絲綿,結果導致那3000套盔甲全部被毀。
仔細檢查過之后,梁恩發現這些地毯全都是最傳統的華夏地毯,有著獨特的制造特色與外觀。
和西方常見的羊毛地毯不同的是,這些地毯是以棉紗為經緯線,用彩色蠶絲線做栽絨結,看上去花紋突出、毯面平整,并在光源下發出特殊的光澤。
確認了這些地毯的具體情況之后,梁恩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另外一個箱子上。并把里面那一件又一件木頭家具搬了出來。
這些家具都是一些有年頭的東西,雖然無論制作工藝還是材料都和那些頂級家具有著巨大的差距,但至少保存比較完整,稍微整理一下應該能賣出不少錢。
把所有的東西都從兩個箱子里取出來之后,梁恩開始清理起了這些東西,不過考慮到清理工作的難易不同,梁恩首先清理起了那些木制家具。
與沒怎么被維護過的地毯相比,這些家具明顯是之前一直處在保養之中的,所以他要做的也只是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并簡單的清理一下而已。
前面幾個家具清理起來非常的輕松,但當梁恩清理起最后一個,也就是最大的那個炕桌時,意外的發現炕桌抽屜的最底部摸上去凹凸不平,但表面卻非常的光滑。
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事情,因為那種手感只可能來自于雕刻后有上了漆的木頭。但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會這抽屜的底部做這種事情的。
意識到不對之后,梁恩立刻抽出了抽屜,結果驚訝的發現這個抽屜的背板居然被人掏空,并鑲嵌上了一枚黑色的硯臺。
“看來這個炕桌隱藏了一些寶貝啊。”梁恩想著從邊上取來了工具,接著開始拆卸起了這個榆木制作的炕桌。
果然,當他把整個炕桌拆開的時候從炕桌另外一個抽屜后邊的空間中找到了一個黑漆螺鈿的盒子,而這個盒子中間的凹槽剛好能夠放下在抽屜底板上發現了那塊硯臺。
“還好這里用的是普通的膠,只要用水就能慢慢化開。”看著那個鑲嵌在抽屜底板上的硯臺,梁恩小聲嘀咕著用溫水一點點化開硯臺周圍的膠。
“想來當年這個炕桌之所以被制作出來,很有可能就是為了掩藏這個硯臺。”
花了十幾分鐘之后,梁恩晚上把那一枚硯臺拆卸了下來,而就當硯臺落入手中的那一刻,他立刻發現了這塊硯臺的與眾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