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如果說這個東西是炮的話看上去實在小了點,但如果說是槍的話無論是分開的上下槍架、防盾、以及單獨的制退器等都不是槍應該有的東西。
“這應該是一個老式的重型反坦克槍。”作為一名前軍人,范猛倒是大概認出了這是個什么東西,“就是一戰末到二戰早期那段時間中步兵們用來反坦克的武器。”
“只不過后來隨著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這些東西的效果也越來越差。因此最后也就被反坦克火箭筒淘汰掉了。”
“不過到了80年代以后,這個東西再次以反器材步槍的概念復活。只不過對手不再是那些堅固的主戰坦克,而變成了直升機,輕裝甲車或者其他高價值目標。”
“我知道這是什么了。”趁著這個機會拍了個照放到網上搜索之后,梁恩立刻明白了這是一把什么樣的武器。“二戰德國使用的28毫米sPzB41輕型錐膛反坦克炮。”
這把槍裝有一根初始口徑為28mm,槍口口徑為20mm的錐形槍管,一個和火炮類似的橫置槍栓,平均每分鐘射速能達到十發。
這種錐形槍管帶給了這把槍同口徑情況下無以倫比的穿甲能力公斤重的穿甲彈發射后初速能夠達到1402m/s,100米時命中垂直鋼把穿深達能夠達到94mm。
相對其他的反坦克步槍20~30mm的垂直穿甲能力,這款德國步槍的穿甲能力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甚至完全就不在一個次元上。
不過為了獲得這種穿甲能力,這把槍所付出的代價也足夠沉重。
一方面,這把槍標準版重達229kg,哪怕是梁恩面前的這把換了小型輪子,只有一個單腿大架,大量使用空心管狀結構和輕質合金的傘兵版也重達118kg。根本就無法單兵使用。
另一方面,這種錐形槍管使用時內部有著極高的膛壓,所以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平均每發射500發子彈就必須更換槍管。
因此在二戰后期隨著坦克的裝甲加厚,外帶上這種槍所用的鎢芯子彈原料越來越難得,所以在1943年這把武器就停產了。
隨著四個人一起動手,他們很快從周圍的那些容器中找到了兩個備用槍管,六個每個能裝12發子彈的空彈藥盒以及ZF1х11光學瞄準鏡。
“這把槍的各種零配件居然是整齊的!”把那些找出來的零件全部裝上這門反坦克槍之后,梁恩感受到了驚喜。
這種槍械歷史上一共只制造了2797把,考慮到當年的戰爭外加上這么漫長的時光,所以能夠保留到今天的并不多,更別說這種各種附件齊全的。
因此這把槍找對人的話賣個二三十萬美元輕輕松松,完全能夠算得上是一個大收獲,更重要的是,他還從這把槍上獲得了一張【偵測(N)】。
除了這把槍及其附件以外,梁恩他們還在這間倉庫里面找到了四個傘兵頭盔,一整套帶有二級鐵十字勛章,黑色戰傷勛章,傘兵徽章,俄羅斯前線獎章,步兵突擊徽章的德國空軍中尉禮服,以及一把上面有著萬字符的恰西克馬刀。
這些東西全都分門別類用盒子裝好,甚至當年的人為了避免碰撞往里面塞了大量的廢報紙和刨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一切保存的都非常不錯。
顯然,買下這個倉庫對梁恩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意,按照他的估計,這堆東西說不定能賣到50萬美元,完全算得上是一個大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