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這次和對方的談判只是約定談判的時間和地點而已,有關于行程的問題則完全保密,就是為了能夠找機會提前檢查一下這個目標地點。
因為梁恩他們這群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外加上帶著統一樣式的棒球帽,因此對方直接就把梁恩他們一行人當成了一個來這里旅游的旅游團。
所以在買票的時候那個胖墩墩的售票員就一直向他們推薦講解導游,而在對方的殷勤問詢下,大家決定雇傭一位導游為他們講解這里的情況。
等他們進入建筑看見那些展品之后,他們才發現雇一個導游講解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這個博物館展品華夏文物界來說就是雜項,沒有講解的話估計沒幾個人能全看懂。
整間博物館是按照藏品的內容進行分類,分為了多個展廳,全面展示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70年代本地區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物品。
里面收藏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從中世紀到近代的實用文化收藏品。比如家具、家用器皿、工具、紡織品、玻璃器皿、陶瓷器、首飾、宗教用品和民間藝術品等。
“了解—改變—堅持,千年以來波西米亞地區人們的生活。”剛一進門,他們就看見了在進門的墻上有著金色的捷克語以及英語寫著的博物館這些展覽的主旨。
而整個場館的布局也是按照這一主旨進行布置的,每一個區域都展示了從中世紀到現代某一方面的發展和變化。
比如說在一間展廳之中,他們看見了從最原始的石器時代石鐮到20世紀60年代收割機的收割刀等一系列文物,而從這些能明顯看出不斷變化的農具上,他們也看出了本地農業發展的脈絡。
除了這些實物以外,一樓大廳的中央還有著好幾個大型沙盤模型,向參觀者們展示了布拉格這座城市在幾個關鍵時間點上的樣子。
從這些模型上,大家能夠看出這座城市是如何從一座河畔的城堡逐漸發展成為今天這樣一個整個中歐地區舉足輕重的城市。
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博物館整體情況很不錯,雖然有些設施顯得老舊,但整體保養的還算可以,考慮到這座博物館的位置以及歷史,這些小問題完全可以接受。
不過當他們來到二樓參觀有關于珍寶的內容時,梁恩發現情況開始變得不容樂觀:其中一部分展品消失了,上邊擺的紙條說是前往其他博物館換展,而另外部分展品看上去不對。
比如說一個展臺上放著一條金色的項鏈。邊上的指示牌說這是17世紀神圣羅馬帝國的一位伯爵夫人所使用的黃金嵌寶石項鏈。
但是梁恩卻通過自己被卡牌強化過的觀察力在這個項鏈上找到了多處加工方面的問題,能夠判斷出這個東西大概率是近代制作出來的東西。
正常情況下博物館有那么幾件贗品也不算奇怪,畢竟一個博物館里面有成千上萬件的文物,有人偶爾那么弄錯幾件也算是正常。
但連續發現了幾處贗品之后梁恩開始關注起了這方面的情況,結果意外發現這個珍寶館里至少有1/3的藏品已經變成了贗品。
用心暗暗的記下這些東西后,梁恩發現這些失蹤的東西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無論是它們是金銀器,寶石首飾還是瓷器都屬于在文物市場上常見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