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上零件的發現大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氣,而隨著大家對于這一片地區的搜索,更多的東西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包括但不限于船釘,木板和一部分船上的金屬緊固件。
“注意到嗎,這些東西全都分布在這個海灣的沿岸,也就是說那兩條船中至少有一條船會沉沉在這個地方。”梁恩用筆點著地圖上做出的標記說道,最后在一處海灣上畫了個圈。
把找到的東西發現地點在地圖上標注出來之后,幾乎所有人都看出了這些東西就是分布在一個海灣附近,也就是說船在海灣里的概率最大。
“是的,但是要搜索遍這個海灣可能需要三天的時間。”斯考德先生在邊上點了點頭說道。“因為開著聲吶船走不了太快。”
于是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里,大家就全都蹲在船上看著聲納的顯示屏搜索著海底沉船的蛛絲馬跡。
因為掌握了古代維京航海者的一些技能,所以梁恩很快根據水流和地形等因素進一步縮小了搜索范圍,讓船只所需掃描的空間減少了30%。
好在他們的等待并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就在開始掃描海灣底部一天半之后,聲吶的顯示屏上顯示出了海底一條船只的輪廓。
因為本地水深也就9m多不到10m,所以斯考德先生立刻指揮著手下的船員們把一條帶著電纜的潛水機器人放入了海中,接著開始近距離的觀察船只殘骸的情況。
“很完整,這條船保存的很完整。”斯考德看著屏幕上沉船的樣子說到,就在潛水機器人逐漸靠近船體殘骸的時候,大量的細節出現在了屏幕上。
正如斯考德先生所說的一樣,船只的殘骸保存的非常完整,同時處在海床表面之上,因此船只殘骸看著非常清楚。
雖然船帆,索具以及部分甲板蕩然無存,船頭也有一個明顯碰撞形成的大洞,但對于一條在水下待了一百多年的木頭船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
“先看看周圍有什么散落的東西。”梁恩在邊上說到,“咱們水平并不是特別專業,所以最好不要靠近船只殘骸的主體,免得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沒問題,都聽你的。”斯考德在這方面非常愿意聽取專業人員的合理建議,所以他立刻讓下屬操縱著機器人開始圍著殘骸搜索了起來。
和華夏沿海近海地區渾濁的海水不同,北極地區海水是非常清澈的,外加上這條船沉船的水深比較淺,所以配合著機器人攜帶的探夠很輕松的看見海底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水下考古顯然困難就沒有那么大,至少不用像華夏同僚們那樣大部分時候需要在能見度不到50cm的水下靠手摸進行挖掘工作。
“等一下,能讓機器人稍微往左轉一下嗎?”就在大家盯著那些屏幕的屏幕的邊緣看見了一個東西,于是出聲到。
聽見梁恩的聲音后,操作員立刻調整了機器人上的攝像頭,結果果然發現有一個人造物靜靜的躺在海床上。
“這東西看上去好像像是一口鐘啊!”操縱著機器人靠近之后,大家發現這應該是船上的船鐘,平時是在甲板上的,很可能船只沉沒的時候掉在了邊上。
“如果能把這個東西撈出來就好了。”斯考德看著屏幕上的東西露出了激動的表情,因為這種船鐘每一條船都會相對應鑄造一個船鐘,而銅鐘上會直接鑄上船只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