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泥板文字本地發現的所有刻在泥板上的文字的統稱,這些文字中第一種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650年間。
而年代稍晚的泥版文字則出現于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450年間,這批文字另一個世界中被稱為“線性文字A”。
另外,還有年代不詳的另一種明顯和“線性文字A”有區別的線性文字曾取代“線性文字A”,伊文思稱之為“線性文字B”。
根據梁恩的記憶,這些泥板中線性文字A的泥板大多都是破損的殘件,所以現在這一小堆泥板應該就是后來邁錫尼征服者帶來的線形文字B。
對于梁恩來說,破譯這種失傳的古代文字顯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在找到這堆泥板之后他就暫停了搜索,然后利用等待的時間研究這些線形文字B。
根據他記憶中的內容,線形文字B實際上是邁錫尼人利用米諾斯人使用的線性文字A字母來書寫自己的語言。
這種做法對于使用象形文字的文明來說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對于你用拼音文字的文明而言非常常見。
比如說現在整個西歐和南歐各個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他們使用的字母都是拉丁字母演化過來。
梁恩是懂得古希臘語的,同時對于現代的希臘語掌握程度也不亞于那些以希臘語為母語的人。因此他完全可以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以及卡牌的力量翻譯出這種文字。
于是他干脆在山上那個儲存挖出來東西的帳篷里直接開工翻譯。,同時讓范猛和貞德布置好守衛工作,免得這些東西莫名其妙的失蹤。
因此當希臘考古部門遲到了一天姍姍來遲的時候,發現這座小山上有幾個被挖出的洞,洞的周圍都有人看守著,而一間小帳篷門口有一個腰上掛著手槍的彪形大漢盯著周圍。
等這些希臘考古部門的人證明了自己的身份走進帳篷的時候,發現梁恩正對著電腦上一堆泥板的照片冥思苦想,時不時還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
“抱歉,我正在研究這些東西,看看能不能翻譯出這些暫時還沒人翻譯出的文字,沒注意到你們。”這些進入帳篷的工作人員驚醒了梁恩,于是他立刻向對方打招呼到。
“應該說抱歉的是我們。”領頭的一位工作人員不好意思的解釋起了放梁恩鴿子的原因,“因為海灣里最近發現了一尊大型石雕,所以我們暫時抽不出人,今天也是臨時湊的人過來。”
“難怪你們才這點兒人,應該是根本就沒有看我發給你們的信息吧。”梁恩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后展示起了那些之前挖出的東西。
隨著一件件物品和資料被展示出來,這兩位工作人員的臉色也越來越嚴肅,很快,他們就掏出了手機向上司聯絡呼叫支援。
原來這兩個人真以為梁恩找到的只是一個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別墅遺址,所以現在看了這幾樣找到的文物外加上探地雷達測出的占地兩公頃的宮殿遺址后才會如此震驚。
接下來事情總算是進入了正軌,僅僅半個小時之后三十多名工作人員就來到了這個地方接手了本地的工作,然后和梁恩討論起了一系列和遺跡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