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因為銅錠被生產出來并運輸的那個年代人類的航海水平非常低,所以航線也很固定,因此只要鎖定大致的范圍就能夠把搜索面積縮到很小的一片空間中。
“我們先坐飛機去雅典,然后乘船前往基克拉澤斯群島。”一周之后,梁恩坐在雅典的飛機上向范猛以及貞德介紹起了接下來的行動。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我們會以圣托里尼島作為這次搜索的基地向著周圍進行搜索,所以這次雖然是出來進行發掘工作,但是我們也能趁機好好的休息一下。”
圣托里尼實際上是一個位于愛琴海上的島環的名稱,其中最大的那個島叫做圣托里尼。在歷史學家那里大家往往用這個島的古城錫拉稱呼這里。
這個古老的名稱來歷已經變得模糊不清,古希臘歷史學者希羅多德說這來自于一個名字叫做錫拉斯的斯巴達指揮官,他在公元前的第一個千年曾經在這個島上一個殖民地擔任指揮官。
而在此之前,這座島被命名為卡利斯特,意思是美麗的,按照希羅多德的說法,這是腓尼基人取的名字。
不過這也可能是希羅多德的一種猜測而已,因為這個詞語是標準的希臘語,而腓尼基人不太可能用其他人的語言來命名自己的領地。
不過還有一種傳說說這個島最早的名字被稱作斯特朗基利,在希臘語里面的意思是圓形的,這種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這個島是火山島的緣故,所以的確就是圓形的。
圣托里尼島由3個小島組成,其中2個島有人居住,中間的1個島是沉睡的火山島。歷史上,這里曾發生多次火山爆發。
這些火山爆發中以公元前16或17世紀的那次最為嚴重,島嶼中心大面積塌陷,原來圓形的島嶼呈現了今天的月牙狀。
根據現在的那些學者們的研究,這次火山爆發比現在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印度尼西亞克拉克托火山爆發猛烈四五倍。
從克里特島到埃及再到土耳其,很多的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在挖掘現場或者是某些堆積層中都找到了這次噴發后留下的浮石。
因為這次火山爆發和著名的克里特文明毀滅的時間重合的緣故,外加上火山距離克里特島只有110km,所以很多人都猜克里特文明的毀滅和這座火山的爆發有關。
隨著米諾斯宮殿的發掘,支持這種猜測的學者數量也越來越多。因為宮殿中所發現的那些痕跡能夠明顯看出火山爆發后米諾斯宮殿的損害以及整個文明的快速衰落。
而隨著歷史進程的推移,這座島嶼曾經屬于威尼斯統治,也就在那個時候為了紀念圣人圣·愛蓮于1207年被改名為圣托里尼。
而根據大家之前的推測,之前梁恩找到的那些銅塊很有可能就來自于周邊海域某艘古老的沉船,因為這個島嶼正好位于古代希臘前往埃及以及克里特前往中東的航線的交匯點上。
一方面這個地方的確會有很多的沉船,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那些盜挖者即便要進行非法行動也往往會選擇這種地方以確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