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對于這些在金屬冶煉廠工作的人來說,這個地方有足夠多可以使用的因此他們只需要寫完東西后把泥板放在火焰上烤硬就可以了。
理論上來說只是考硬的泥板不太可能越過三千多年的時光留存到今天,只不過火山爆發后,大量熾熱的火山灰將這些泥板變成了堅硬的陶板,并連同上邊的文字保留到了今天。
“這里有一個詞我認識。”仔細檢查了這些在金屬冶煉廠中找到的泥板之后,大家很快嘗試著對這些東西全面檢查,很快,哈里教授就發現了其中一個詞是可以翻譯出來的。
“這個詞匯應該來來自于一份所有的同時寫有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的泥板。”哈里指著那個詞匯一臉肯定的說道。
“如果之前有關于線形文字b沒有被翻譯錯的話,這個詞語的意思相當于希臘語的?ρε?χαλκο?,放在今天應該寫作oreikhalkos。”
“oreikhalkos?”作為同樣掌握了古希臘語的人,梁恩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這個詞究竟是什么,只不過出于慎重他還是問了一句。“這個東西是不是就是orichalcos?”
“是的。”哈里教授興奮了起來,但很快露出了遺憾的表情。“可惜上邊的文字我們不認識,不然的話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詞為什么出現在這里了。”
這個詞語如果翻譯成中文的話意思是奧利哈剛,也就是傳說中的山銅,根據歷史的記載,這是一種來自于傳說中亞特蘭蒂斯的神秘金屬。
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流傳下來的,那是在圣托里尼島火山爆發后的一千多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00年左右。
柏拉圖在自己兩部作品《蒂邁歐篇》和《克里亞篇》之中講到了一個輝煌的文明和一個在一晝夜之間驟然陸沉,永遠淹沒在波濤之下的島嶼。
只不過在傳說中柏拉圖從來沒有說過這座島嶼的具體位置,只是含混的說這個島嶼坐落在直布羅陀海峽前方,面積比利比亞和整個亞細亞加起來還要大。
他在作品中寫到,這個故事是一位前來訪問的古埃及祭司告訴希臘政治家梭倫的,這次交談發生在公元前590年左右。
而接下來的時間中,梭倫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兒子,兒子又傳給了孫子,接著在幾代人之后傳到了柏拉圖的耳朵里
雖然說因為柏拉圖對于亞特蘭蒂斯島的詳細描寫,比如說這個島是陸地和水一環套一環的地形,同時也詳細描寫了每座城市的尺寸,但沒有具體位置這一點讓后人對此爭議很大。
迄今為止,很多人號稱發現了亞特蘭蒂斯,這些地方分布在從巴哈馬群島到塞浦路斯的海岸之間的一片巨大的空間之中。
雖然有些地方地貌的確和柏拉圖所說的亞特蘭蒂斯很像,但研究后發現要么是自然形成的,要么和古希臘文明無關,要么二者都有。
所以這個傳說中的國度現在仍然是一個謎,而梁恩他們之前發現的那一堆陶板上邊描述的內容就是能夠解開這個謎團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