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們從俄國人的檔案館中找到的某些檔案的復制品。”那名叫做漢娜的老太太對前來詢問自己的梁恩說到,“原版應該現在還藏在國家檔案館里面。”
“雖然現在那些古老的資料現在已經不太可能被借閱出來,更別說被復制了,但是如果放二三十年前。年前如果掏錢且身份合適的話,這類東西還是能夠復制出來的。”
這些檔案來自于前蘇聯的秘密檔案,在那個蘇聯都徹底消失的時代中把這些非核心的檔案復制一份出來顯然不是一件多么復雜的事情。
這個檔案和沙皇俄國有關,內容記錄的則是在沙皇俄國最后的幾年時間中他們在克里米亞半島上挖掘的一處墳墓的考古報告。
克里米亞半島有悠久歷史,在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人類文明。今有足夠證據表明克里木半島定居最早的是凱爾特人。
不過隨著歷史的不斷前進,這個半島的主人也在不斷的更換公元前7世紀,活躍在中亞、西亞等地的斯基泰人取代凱爾特人成為此地主要居民,至今半島草原上還留存有斯基泰人的墓。
接著到前6世紀以來為希臘人所居住,并被稱作陶魯斯的切爾松尼斯,而內陸地區則由西徐亞人占據。
前438年,這里曾建立了與雅典關系良好的博斯普魯斯王國,向雅典提供谷物等商品。前15年,克里米亞稱臣于羅馬帝國。
但克里米亞博斯普魯斯王國在蠻族入侵時即告崩潰。在此后長達10多個世紀中,克里米亞半島相繼被哥特人(250年)、匈人(376年)、可薩人(8世紀)、拜占庭(1016年)占領。
因為這片土地的主人如同走馬燈一般的更換。所以在地下自然埋藏了來自于不同時代,不同文明的物品。
而這位漢娜女士所帶來的檔案中所標明的那個挖掘記錄就來自于一座匈人統治時代,南方希臘人為主的商業城市中一座明顯屬于希臘人的墓地。
當時這座墓地和其他的兩百多個墓地是同時被發現的,這些墓地位于當時定居點的附近,應該是居民點附屬的墓地。
因為當時克里米亞半島的南部屬于那些經商的希臘人,因此通過陪葬品能夠看出這些墳墓的主人大部分都是人或者是已經希臘化的本地人。
沒錯,雖然當時那個年代這片土地已經被匈人所征服,但是克里米亞半島南方的貿易城市仍然由那些希臘人以及希臘化的本地人管理。
對于游牧民族來說,他們建立統治大方向也只有兩個,要么就是逐漸本土化,最杰徹底被本地文明征服,要么就是維持原來的狀態,以一種極其粗放的方式經營。
本地那些古老的希臘社區接受的就是第二種統治方式,匈人統治這里之后,他們除了需要交出一筆額外的貢品以外一切和過去相比變化不大。
因此在這個西方文明的角落之中,那些希臘人依舊保留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慣,比如說他們的墓地修希臘本土的墓地區別極其微小。
而這個被標注出的墓地與周圍的其他墓地大部分相同,但是一個古老的泥封才是真正吸引那些挖掘者注意力的東西,因為那個泥封上邊寫著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希臘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