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在雷蒙的面前說道:“雖然成功測試完成,從結果上來看沒有必要用到第三個冷核熔爐,兩個能源已經完全足夠使用了。”
“相較于常規核裂變爐來說雖然還是有功率比不上的問題存在,但使用在這種機體上是足夠使用的。”
雷蒙點點頭,道:“但還是需要調整一下,不需要再以串聯的方式來協同使用。”
“機體單熔爐主要負責機體本身的運作以及λ-DRIVER,而背包的能源用來負責飛行和光束武器充能,將兩邊徹底區分開來,同時預留高功率供能接口,在有需要的情況下雙能源能夠同時供能就好。”
小八和小A將雷蒙說的記錄下來。
然后雷蒙又道:“另一個問題是散熱,百分之九十八的運轉功率雖然是在臨界線以內,但很難保證會不會出現意外情況超過臨界值最終導致機體過熱自爆。”
小A點了點頭也認同雷蒙說的。
畢竟現在的散熱是套用自由高達的飛翼散熱,但僅限于飛翼部分的話其實在自由高達上僅僅只是散熱的其中一個部分而已,并非完整的全散熱結構。
而想要套用自由高達全部的散熱結構過來到現在這臺新型機上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胸部,肩部,腿部在自由高達上都有散熱結構,但偏偏這臺AS僅僅只有飛翼部分能夠做到真正的散熱,自然是比不上自由高達的。
雷蒙自然是知道這個世界按照正常發展來說,λ-DRIVER散熱依靠的是某種特殊的絲狀材料,勉強又是一種特別的黑科技,但如今雷蒙身邊的兩位耳語者都并未掌握到這種材料的合成方式。
所以想要照搬劇情中的那種散熱方式是不太可能的了。
這就對新的散熱結構或是散熱材料需要有更高的要求,而雷蒙手中其實是有實際的解決辦法的。
那就是光輝傳遞者系統,這玩意的附帶有很高的散熱效能,因其具備的能量傳導能力,可以將熱量更快的傳導出去。
到底需不需要使用到這個方法,那就得看到底能不能盡快的解決掉這個問題了。
心中有解決辦法的雷蒙自然是不慌,隨即對著小八道:“普通版的第三代機體要注意一下。”
“首先限定單核能量供給,取消飛行能力,光束武器,光束盾,PS裝甲,采用月神鈦合金制造,需要擁有比M9高出三倍以上的性能。”
“λ-DRIVER自然也不需要,設計要做兩個,第一個強調通用型和機動性,第二種針對于防御性能以及重火力進行強化。”
“后續還需要再多出兩種衍伸類型,強調更高機動和遠距離奔襲能力的機體,以及強調正面作戰突破能力的機體。”
小八:“收到。”
四種機型高火力高防御的自然是要賣給蘇聯,另一種則是米國,這樣開發出來的機體也很有屬于這兩邊的特色,完全一模一樣的玩意才是最不合適的。
雷蒙又道:“而且成本方面也要強調,兩組對比中后者的成本要設法壓低,前者可以稍微對性能提升那么一點但保持正常就好,特別是后者的造型要粗獷一些。”
“好的雷蒙。”
說完后雷蒙又想了想還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的,但隨即便搖了搖頭:“暫時就先這樣,想到什么就再補充。”
小A也想了想今天遇見的這些問題,但確實也沒有什么其他需要額外補充的東西。
解決了現在雷蒙提出的這些問題,后續制造的機體也就不會有那么多事了。
又是十幾個小時的路程,在抵達了島國之后第一時間就將新型機給送回了工廠,休息好的雷蒙帶著小八,小A也又鉆進了獨立車間開始忙碌起來。
這一次僅僅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將機體除了散熱部分的其他地方全部調整妥當。
同時將飛翼部分的光束炮也更換成了電磁炮,目的倒不是為了節約能源,而僅僅只是為了避免光束武器這樣的東西太過提早的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