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一開始設計的核心高達已經得到了小八的修改和完善,現在的設計版本已經是全新的2.0版,變化不大只是根據現在的情況做出了一定的優化。
原本的設計最大的問題除了比例不協調之外就是小腿部分,即便是可翻轉樣式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在接駁了額外部分的腿部,會導致關節可動性變小的問題。
第二既然想要在機體內增加as才擁有的東西,例如說電磁肌肉的話,那么支架樣式的小腿部分是完全沒有辦法安裝的,更做不到和額外部分的整體連接,反倒會導致本體腿部部分,裝備了額外腿部的情況下都不夠協調。
這就好比是明明腿部沒有問題,卻非要將腿部彎曲用膝蓋帶上假肢來行動一樣。
在無重力環境下作戰這點到可以忽略,可要換在重力環境下或是高強度的極限戰斗就可能會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風險。
其他的比如手臂部分的話倒是沒什么問題,手套模式的組合方式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
所以全新的2.0版本最大的改變就是對整個腿部進行了最大程度的調整。
將核心高達原本后翻的腳掌變成了n型前翻結構,腳掌被縮小修改成特定的外形,一旦要組合裝備的時候就會從膝關節處朝著前面抬起折疊,腳掌部位則從中間接口關節處下壓,最終形成膝蓋關節的前護甲和撞角。
于此同時,為了保證額外結構部位的電磁肌肉能夠和核心高達主體保持協調,在腳掌抬起形成膝部裝甲和撞角之后,剩下的部位結構從上往下看其實是典型的凹形結構。
缺口的那一部分就是鏈接腳掌位置的多段式骨架固定槽口,僅在這個部分內部集成電磁肌肉束直接聯通腳掌最前端,以此在核心高達形態的情況下也能夠讓腳掌位置擁有足夠的力量。
在變形之后一物兩用還能成為腿部額外部分的接口,額外部分不再是直接接駁于關節處,這會導致關節承受能力變大而更加的脆弱,膝部關節之下直接留下了足夠長度交互接口插槽。
這樣一來就使得腿部和手部一樣都變成了插入式,必須要有更強大的接駁咬合力才能鎖死,各種線路也都必須更精確更穩定的聯通才行。
畢竟模型和實體的情況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不是簡單一個凹凸上下對準卡住那么簡單,必須要考慮到高強度作戰,各種環境下作戰所帶來的影響才行。
至于胸部的大小,因為不需要也沒有辦法采用擁有更高出力的常規核引擎的關系,所以并不需要按照正常ms的大小去構造,有足夠的空間使用完全可以做到更適配一些的比例。
在加上雷蒙對機體頭部造型沒有什么要求,要造型也完全可以通過戴頭盔和面具的方案來整體執行,所以干脆就變成了一個沒有頂部監視器的基本接近于圓形的吉姆頭,護目鏡樣式的吉姆頭。
只是在頭部兩側多出了一對彈出式的兔耳朵,稍微的做了那么一點造型以免過于難看。
機體的制造過程也相當的順利,當將原本龐大且更加復雜需求更高的ms分開來進行制造時,制造的難度也會降低不少。
機體主要部分其實除了腿部之外,基本上和九龍那臺別西卜的制造流程差異不大,但有了別西卜的制造經驗,現在制造的機體當然優化程度也會更高。
能源方面核心高達同樣只采用了單能源,更小型的冷核聚變能量爐安裝在了胯部的位置,手掌中也有著相應的接口存在。
有著整個工廠的設備可以操作,整個島國的資源可以調用,還有著小八的幫助,以及之前制造那些機體就已經提前調整過的生產線,在加上隨時可以從小a車間安排過來的專業技術人員協助。
只是短短十來天的時間核心高達的主體就已經制造完成,在沒有開啟ps裝甲的情況下機體呈現出來的顏色就是那種灰灰的模樣。
但就像是脈沖高達一樣,使用不同裝備和部件的話主體的顏色也會跟著發生改變。
主體的核心高達制造完成,接下來雷蒙對裝備的第一選擇就是以遠程高機動作戰為主的武裝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