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第二節開始那段時間,火箭隊在第一節末好不容易領先的4分優勢被輕松追平,而此時僅僅是第二節的2分34秒,沒辦法,湯姆只能將火箭隊的首發陸續拿回場上。
好在,首發回來的效果是顯著的,火箭隊立馬止住了頹勢,開始將局勢往回扳。
老尼爾森也趕緊將首發都換回了場上。
不過,在中鋒位置上他進行了調整,將里夫拉弗倫茨繼續留在了場上,將布拉德利繼續放在了場下。
華夏狀元這次是隨著首發陣容一起上來的,布拉德利面對他的效果并不好,他得換人試試看。
除了陣型變化以外,勇士隊在戰術打法上也進行了一些變化。
最明顯的就是諾維斯基的站位,他離開了低位,站到了三分線處,他是不想再跟卡托在內線肉搏了。
這五大三粗的,膀子也有力。
他在低位跟這家伙對位的5分鐘時間消耗的體力,夠他在外線頻繁沖擊5分鐘了。
既然如此,那他為什么不選擇從外線發起攻擊呢?
目前聯盟的四號位種類是真的豐富多彩,有蒂姆鄧肯這樣承擔了中鋒職責的四號位,打法以籃下殺傷為主。
此外還有克里斯韋伯這種干一號位活的。
另外,還有把自己當成小前鋒打的!
比如森林狼的四號位凱文加內特。
再比如小牛隊的四號位德克諾維斯基。
他們可以跟小前鋒一樣,從三分線外持球殺入禁區。
雖然看著沒有小前鋒那么靈活,但殺傷力也是足夠的。更重要的是,那幫本來能在低位跟他們糾纏的四號位,在這種時候就完全不能對他們產生足夠的影響了。
大部分四號位的防守范圍頂多到高位,出了“牛腰”位置,他們腳步慢的弱點就會完全暴露出來。
諾維斯基便這么成功打了凱文卡托一個。
卡托完全跟不上他的速度。
“這就是德克諾維斯基啊!”
湯姆瞅著一上來就完成進球,擺脫了第一節效率低下的諾維斯基,也是忍不住微微搖頭,嘴里感嘆了一句。
這種家伙是真的很難靠著一個人的力量將他防住。
“外線多給點干擾吧!”
他旁邊的錫伯杜提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這種戰術跟“拆了東墻補西墻”是一樣的,或許能按住這頭,但另外一頭可能就因為冒出來了。
可現在,也只能用這個戰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