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回到了妙香坊,蕓娘還在等他們,見到他們的馬車停在門口,藍晨和若塵一起回來,她才長長呼出一口氣,撫著心口說:“老天,你們總算平安無事。”
翌日,藍晨派馬車送若塵回去,若塵說:“我不回去,我想看著高涼王爺的結局。”
“你要準備科考,別的不用在意,若你真的感激皇后娘娘,就好好的正經地掙個臉面出來,雖然于我內心來說,覺得你們女子讀書,原本也是浪費,但朝廷上的官員幾乎全部反對女子科考,娘娘的臉上掛不住……”
“我明白,不用你像唐僧那么嘮叨。”她轉身,上了馬車。
回到十里莊子,若塵沒有將在京城發生的驚心動魄的一夜之事告訴給母親知道,以免娘親擔心。
自那日開始,她日夜讀書不倦,很快,就迎來科考之日。
科舉考試之前,發生了兩件事情。
一件,是本次科考的新生,必須由兩位廩生作保,因為若塵是女子,又僅僅只是侯府的庶女,加上全朝廷現在都反對女子科考,若塵一時間找不到廩生擔保,她想起了文會上認識的其他兩位文魁秀才,給容秀才和王秀才各寫了一封信,君子一諾,就得到了他們的作保。
若塵內心十分的感激他們,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艱難。
第二件事情,是藍晨寫信告訴她的,就是高涼王爺因為對皇后娘娘不敬,讓皇后娘娘的病情加重,讓皇上震怒,直接削親王爵,將他發配到蜀地,管轄偏僻之地去了。也就是正式將他剔除太子之位的資格戰里,至于他的母妃德妃,也被皇上下旨責罰,禁足三月。
聽到這樣的好消息,若塵差點準備飲酒慶賀,幸好被母親給攔住了:“小小年紀,吃什么酒,越來越不像話,那高涼王爺被外放,你怎么這么高興,與你何干?”
若塵只是樂,心想,若文,下個就是你了。
有了王爺這事的影響,若塵心想,只怕若文這次的科舉,又會不中。
想到這里,若塵掂量,藍晨在她科考前寫來這樣的信箋,難道是為了讓她安心,這樣可以愉快的科考?
算了吧,他哪有那么心細,不過是湊巧罷了。
翌日,娘親給若塵做好了三日的吃食,放在一個大大的精致的三層食盒里,有些可以久放的糕餅,清涼的小菜,又給她準備好了晚上入睡蓋的錦被,如今只是深秋,還不甚冷,讓豆兒陪伴若塵乘坐馬車去縣上參加科考。
這次,因為芷兒年歲太小,讀書不穩固,閣老沒讓她參加科考,但若塵心想,或許還有別的原因。
如今,朝廷反對女子科考的聲音實在太過巨大,閣老雖然已經隱退,畢竟有兒子在朝為官,要考慮兒子在外的謀劃,不能樹敵太多,所以暫時讓孫女不參加此次科考,以示中立。
而若塵知道,自己別無選擇了。
雖然父親修了書信來,讓若塵關于科考之事要謹慎,但也沒有全力反對,因為父親覺得,若塵這曾經不求上進的庶女,怎么可能讀了這么半年時間,就能考中呢?他是根本沒把這事放在心上而已,只當是女孩子鬧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