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敬荑聞訊趕來,得到譚榮光示意,走到人前,朗聲道:“諸位鄉親,咱們修堤壩是為了不再遭受水災旱災,保證大伙的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已是深秋,若再拖下去到深冬之時就什么也做不了了,土地凍結,根本無法動工。朝廷離咱們堰州千里之遙,朝廷撥款經過曾曾審批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達到的。
可咱們堰州百姓要填飽肚子,過上富足生活,首先要保證的就是生存。小女不才,手中有些余錢,雖然不多卻也能盡些綿薄之力。
之前在書中也看過不少治理水患的良方,便想協助大伙將堰州治理好,保一方水土平安。動工后的費用,我愿意先擔承著,雖然能力有限,也盡量保證大伙能吃飽,有工錢拿。
不知此法可不可行?”
突然見到一位妙齡女子講話,又侃侃而談了一番大道理,人群頓時如開了鍋的滾水,紛紛議論起來。
“穆小姐能有如此善心,實乃堰州榮幸,我愿聽從貴人差遣,不修好水壩絕不歸家!”突然為首的漢子大聲道。
眾人定睛一看,正是出言回懟師爺的那位。
穆敬荑含笑點頭。
譚縣令疑惑的看了一眼,不管因由如何卻也正中他心意,遂出言幫腔兒:“穆小姐一個外人尚且如此慷慨,難道咱們本地的人還要猶豫嗎?興修水利說白了就是為我們自己!”
“我愿意!”
“我也愿意......”
一時間應和聲此起彼伏,紛紛表了決心。
次日開始,碼頭附近的荒地上開始有人測量畫圖,很快就有大批漢子過來挖河道,造蓄水湖,堰州壩的建設工程自此正式啟動。
穆敬荑跟著大伙兒跑了半月,工程輪廓已經畫了出來,她又仔細交代了譚榮光哪里挖到多寬才算合格,哪處掘到多深為恰倒好處。
在兩人的合理指揮下,工作逐步進入正軌。
逐穢葉子在這些時日里已經全部晾干,又雇傭有空閑的仆婦過來切成了所需大小,裝了一個個大麻包里,準備運往碼頭船上。
穆敬荑將從陵州帶回的銀錢留了大半兒給夕瑤,叮囑好她該怎樣合理分配,正打算告辭回云州時,銀霜卻風塵仆仆的趕了來。
“你怎么如此快便回來了?劉...他的后事都辦完了嗎?”
銀霜抿著唇點了點頭,低聲道:“下月劉員外要迎娶戚家的五小姐,所以沒有大操大辦,又因是客死他鄉,也沒入祖墳,只單尋了塊兒地界草草埋葬了!”
穆敬荑狠狠一甩手:“劉家怎能如此,那畢竟是他家的子孫......”話說到一半兒就落了淚,轉過頭去輕輕擦拭,為死去的劉赟所委屈。
夕瑤輕扶住她手臂,低聲安慰:“小姐,人死如燈滅,即便再覺得不平,劉公子也感知不到了。”
“可他們明明之前對他如此之好,如今卻......”
“那就足夠了,劉員外為了他一直沒有別的子嗣,這在大家族中基本是不常見的,劉公子生前能有如此待遇已屬不易,也該知足了。”
見穆敬荑不再落淚,夕瑤又轉頭對銀霜道:“不知銀霜妹妹這次來是不走了,還是仍有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