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笑了下:“您誤會了,這就是您的那份兒,屬于大掌柜的已經拿出去了。”
“嗯?”那人死了,他的錢被誰拿了?她目不轉睛的盯著男子,微微蹙眉。
“大掌柜的銀錢有專人掌管分配,穆掌柜無需擔憂,因關巧兒眾多,講述起來頗為復雜,小的也不好解釋。”
男子抱了下拳,回首一看,貨物已經卸完了,往拿出一張收據,遞給來,道:“還請穆掌柜在上面按個手印兒,好證明這東西和銀錢您收下了。”
穆敬荑點點頭,接過夕瑤遞來的紙張,仔細瞧了兩眼上面的內容,確認無誤,按了手印兒。
她客氣的想留這群人吃飯,被婉拒了,言還有事要去祈安,只得放他們走了。
年底這段時間,陶藝坊燒了不少煤球爐子,個頭不及前世記憶里那種鑄鐵爐子大,但勝在干凈小巧。
不管是放置在屋中,還是床榻上都可以,屬于炭盆兒的升級版。
為此她還特地探查了附近的山脈,幸運的尋到了制作珍珠巖的原石。差人拉了大批石塊回來,吩咐工人們砸碎石頭,放到窯爐中燒至。
形成的珍珠巖顆粒細小,瑩白圓潤,放到陶爐中做了隔熱層,這樣便不怕燙到人或物了。
當然,自己家取暖,她還是選擇的煙囪款,尋鎮里鐵匠打的管道,自己一節節接起來,置于廳中。不過這個爐子她沒有全用陶的,而是外面用磚砌,中間放珍珠巖,里面是陶制的爐膽。
如此搭配下,每個進穆家廳堂的人都要嘆一聲:“這屋里真暖和!”
趙氏聽了隨意解釋一句:“閨女指揮人做的,還行吧!”
穆云山則會夸贊兩句:“嗐,我家閨女慣會搞些新奇玩意兒,不過...倒都挺好用的。”
來人一頓艷羨贊美,兩人故作謙虛,幾乎是爐灶搭建起來后,市場出現的戲碼。
新作坊制作煤球兒,趙氏經手招了六個工人,后來爐子煤炭搭配起來賣得好了,又招了四個。眾人又聽說年后還要建作坊,而且要招女工,愈發積極往穆家走動。
年底發的一大批福利,勾的沒能進作坊的人一陣懊悔,暗怪自己當初沒有與穆家搞好關系,留了壞印象。
于是乎,年前這段時間,穆家幾乎日日有人前來拜訪,送果子的,送雞蛋的,送白菜土豆白薯冬瓜長壽菜的,連山上獵來的野物都有送的。
趙氏歡喜的同時,也有些頭疼,作坊就那么大,不可能把每個人都招進去,收這么多禮,教她怎么還啊?
穆敬荑知曉后,安慰的一笑:“無妨啊,娘,他們送咱們東西,咱們也送他們東西。”
一聽要打出些,趙氏立即捂住荷包:“你要送什么?這一鎮的民眾,你不可能都送過來吧,那得多少銀錢才夠,我可不準!”
“哎呀,娘,舍不得孩子套不來狼,對于咱們如九牛一毛的東西,對于旁人也差不多夠了。
這銀錢我來出,到鎮上的布莊買一批顏色好看的布料,無需太過貴重,尋常棉布即可。呃...棉花也買一些,咱們挨家送溫暖。”
趙氏有些躊躇:“這能行嗎?”
“嗐,誰家不穿衣衫,誰家不蓋棉被?給了他們布料棉花,他們愛做什么做什么,都是咱們的一片心意。若不是煤炭太過貴重,我就送那個了。”
穆敬荑解釋道,一派輕松模樣。
能爭搶著進作坊的,大多家里不富裕,能穿的頂多也就是棉布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