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歌三月的時候,跟著族學的幾個學子一起下了考場,考試很順利,中了秀才。
這個消息并沒有在呂府激起什么波瀾,老夫人說,公侯府中,倒不必靠讀書立世,只大房送來了五十兩銀子和兩只上好檀香木的紫毫做賀禮,二房的二老爺不但屁都沒放一個,反而還說了句俗不可耐。
二老爺沒什么表示,二夫人也沒多說,只月末的時候,托了娘家的關系,將呂長繼送去了年邁的李翰林家里讀書。呂二老爺知道這個事后,還說李翰林是個老學究,幾個兒子也是善于鉆營之輩,擔心把呂長繼給教傻了,二夫人卻笑著說李翰林家的小孫子品貌端方,呂長繼仰慕已久,能結識京城有名的才子,也是呂長繼的福氣。
李家的小孫子李樂行是京城有名的美男子和才子,善做詩曲,呂家二老爺在家中不止一次說起過此人,說這般品貌的人應當生在他家才對,投胎到了李家真是可惜了。
呂家的三房老爺這次過年沒有回來,不過年前到是托了人送了一大車土特產回來,三老爺那邊臨近邊境,送來的年貨中各種皮子占了大頭,二奶奶給老夫人和各長輩挑了幾塊上好的皮子后,就把剩下的分給了下面的少爺小姐們。
分給呂長歌的,是兩塊狼皮和一塊有雜色的白狐皮,送皮子的連媽媽到這里來的時候,已經是她送的最后一家,說是二爺住的遠,才最后一個送來。
一塊有雜色的狐貍皮,只怕也是別人挑剩的,呂長歌也不氣惱,點頭收下了,等媽媽走后,隨手就把白狐皮賞了陸小夕。
陸小夕是個不怕冷的,再說她也不缺這個,她空間里的魔獸皮多的是,白的、藍的、紅的,什么色都有,還有魔法抗性,就是邊角料都比這個好。
于是,陸小夕便將狐貍皮剪了,挑了最好的一塊做了只可愛的狐貍毛絨荷包,又給它打上絡子,配上了長長的紅色流蘇。
這些日子,大環境影響,陸小夕的手也變巧了,做的小狐貍也像模像樣。
呂長歌見陸小夕做的好,又搶了回去自己掛上了,陸小夕沒法,只得自己又做了一只小兔子,一個院兒里兩人都有了,也不好落下謹言,陸小夕只得又做了一只小狗給謹言,這樣三個人都有了。
陸小夕用一張皮子做了三個荷包被趙秀娥罵的不行,直說她糟蹋了好東西,把邊角料拿去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做了個白色的抹額,說是留著以后媳婦生了孫子用。
呂長歌和謹言很喜歡陸小夕做的毛絨吊墜,每天都戴著,不到幾日就被府里的小姐看到了,大家都把拿到的漂亮皮子送了過來,讓陸小夕也給她們做兩個,剩下的邊料就不要了。
陸小夕想說我真不缺這個,可惜,事與愿違,小姐們還是陸陸續續的送過來,連府里的二奶奶也送了一張皮子過來,讓給娘家侄兒做個小玩意兒。
陸小夕有意結交二奶奶,這事兒肯定得答應,可不能只做二奶奶的,只得都答應下來。
也不知趙秀娥從哪里知道了這個消息,一有機會就跑到院里來監督她做荷包,說是上一條抹額她拿去賣了兩吊錢,要是這邊剩的多,就給陸小夕做件皮褂子,留著以后當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