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嫣璦將信將疑,但是她還是買了一盞畫著白馬的月亮燈,提在手里。
集市還有很多攤子在售賣一些生禽活物,比如兔子、鵝、羊、貓、狗,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罕見的品種,比如白孔雀、雪色麋鹿。
只是慢慢的,蔣嫣璦發現,這些被售賣的動物都是白色的,難道這也是習俗之一?
正想著,蔣嫣璦就聞到了她最喜歡的味道:糕點出鍋的香味。
消失良久的小花貍,也在第一時間跳回了蔣嫣璦的肩膀,她摩挲著兩個小爪子,對著香糯的糕點躍躍欲試。
糕點鋪子老板熱情的招待她:“小少爺,這新鮮出爐的媄桂糕,您來上幾塊?”
看來這就是新月節浮玉島上人人都會吃的媄桂糕,這習俗和中秋夜節吃月餅倒是很像,只是這糕點也太玲瓏小巧了吧。
蔣嫣璦看看這只要月餅四分之一大的媄桂糕,再估量了一下她和花貍的食量,于是讓老板給她足足包了兩打。
蔣嫣璦咬了一口,味道甜而不膩,口感更是酥脆非常,夾心的地方微微透出一點甜酸味,讓人更是胃口大開,但仔細一品就發現,這夾心的酸味中還帶著一種奇異的芳香,回味無窮。
蔣嫣璦吃完一塊,又準備將第二塊放入口中,糕點鋪子的老板卻連忙制止她:“小少爺,這媄桂糕里夾了媄桂花瓣,您可不能多吃,小心過會兒睡倒在街上。”
蔣嫣璦不以為意:“這媄桂糕又不是酒糟圓子,難不成吃多了還會醉不成。”于是她擺擺手,帶著花貍邊吃邊走。
離開賣媄桂糕的鋪子,蔣嫣璦看到一群穿著很特別,而且面部有奇異刺青的人。
他們一邊唱著蔣嫣璦聽不懂的歌謠,一邊跳著動作奇怪的舞蹈,但是蔣嫣璦卻絲毫不覺得害怕,她反而覺得這群人十分新鮮有趣。
蔣嫣璦跟著這群人在集市中載歌載舞了起來,花貍覺得在主人肩膀上被她顛來顛去很不舒服,于是一躍又上了樹。
就這樣跳著舞走走看看,不多會兒,蔣嫣璦就發現太陽已經西斜,蔣嫣璦得回家了。
她隨手摘下一片樹葉,放在口中吹出清脆的一聲,這是她和花貍之間的信號。
可是花貍并沒有應聲前來?!
花貍呢?
花貍是蔣嫣璦馴養的小狐貍,它是一只天山火狐。
火狐種族,生活在天山雪嶺之中,它們雖然身材嬌小,卻速度驚人,更是天生敏銳,在雪域高原,他們也能準確追蹤獵物躲避天敵。
八年前,蔣嫣璦的母親去天山為丈夫尋藥,機緣巧合救了一只母狐貍,那只母狐貍后腿嚴重受傷,蔣嫣璦的母親擔心她無法繼續在雪嶺生存,就將她帶回了家,母狐貍后來生下了一只小火狐
蔣嫣璦的母親就教她馴養這只小狐貍,并給小狐貍取名,花貍。
花貍就從那時起,擔起了為蔣嫣璦這個小路癡導航的重任。
只是這只小狐貍和蔣嫣璦一樣貪玩,總是不愿意老老實實的待在蔣嫣璦身邊。
蔣嫣璦平時也不拘束它,而是以哨聲為號。哨聲響,花貍就會立刻出現在她眼前,為她領路。
可是這次,蔣嫣璦連吹了幾次哨聲,卻還是連個狐貍毛都沒看見!
難道花貍出事了?蔣嫣璦的心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