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之下,蔣嫣璦四人已經成功的通過高臺上的機關打開了通往外界密道的拱形門。
姬無章和少年都有著上乘的輕功,他們先行進入密道探路,他們分別從不同的拱形門走進了密道,如果密道的走勢和出口位置真的如他們之前所料,那么他們就極有可能利用密道成功逃離紅衣人的追捕。
夏巧巧力大無窮,但是她隱匿身形的能力就相形見絀,這也就是當時黑甲衛輕而易舉的將她給跟蹤了的原因,所以她留在地下宮殿保護蔣嫣璦以防不測。
蔣嫣璦這時才將埋藏在心里的問題問出來:“夏姐姐,父親這次主動調任來浮玉島真的只是為了查烏氏綁架兒童一案嗎?”
兩個月前,蔣源接到調令之后,立馬賣掉了樊城的田地房屋,舉家搬遷來了浮玉島。
現在回頭再看這件事,蔣嫣璦意識到,蔣源這樣安排應該是他從最開始就做好了在浮玉島長期生活的打算。
樊城是蔣源的家鄉,也是蔣嫣璦她們姐妹三人從小長大的地方。
目不識丁的鄉野之人都知故土難離,更何況蔣源在樊城做了十幾年的郡守,對樊城的感情應該比其他人更深,可是蔣源因為一紙調令就賣掉了樊城的全部田產房屋,蔣嫣璦認為這其中定有別的原因。
再看烏氏商行綁架兒童一案:
蔣源身為當時的樊城郡守,為所轄地區的人民除暴安良是應盡的職責,蔣嫣璦也清楚蔣源素來勤政愛民,可是當他查到綁架兒童的線索和浮玉島的烏氏商行有關事時,最正常的處理流程應該是請求浮玉島官員協查辦案,而不是僅僅為了這一樁案子就放棄樊城的一切,舉家搬遷來到浮玉島查案,這樣的做法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另一點讓蔣嫣璦想不通的是:蔣源的授業恩師馮念文成為當朝吏部尚書之后,蔣源曾經的同窗大多都借著馮尚書的東風升了官,可是蔣源卻在馮念文成為吏部尚書之后刻意與他保持了距離。
這是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近乎偏執的文人氣節,但蔣嫣璦知道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人。
這一次蔣源卻一反常態,為了調任來浮玉島,他竟然主動開口求了馮尚書,并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名家畫作為謝禮送給了他。
如果只是為了查一樁失蹤案,蔣源付出的代價未免太過高昂了。
夏巧巧看著蔣嫣璦澄澈的雙眸,她猶豫著還是開了口:“你猜的不錯,蔣大人此次來浮玉島確實并非只為了那九個孩子的失蹤案。五個月前,他在查這樁失蹤案時,無意之間發現了夫人失蹤案的新線索。”
“夫人?你是說,我的母親?”蔣嫣璦驚訝萬分,聲音都激動的有些顫抖。
夏巧巧點點頭,她知道蔣嫣璦驚訝的原因,于是她解釋說:
“五年前,其實夫人并不是突然病逝,而是失蹤了。但是因為夫人身份的問題,蔣大人不希望因為大肆調查夫人的失蹤案,而引起旁人對夫人身份的懷疑,這才對外宣稱夫人病逝了。其實這些年蔣大人一直沒間斷過對夫人失蹤真相的追查。”
夏巧巧扶住蔣嫣璦因為太過激動而有些不穩的身體,說:“蔣大人沒告訴三小姐你,只是因為擔心你年紀太小不,小心會將事情說出去,三小姐心里可千萬不要怪罪蔣大人呀。”
蔣嫣璦想到自己無法無天的性子,這些年父親不知為她操了多少心,她當然不會對父親這樣安排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