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小姑子總算是答應了,方氏這才放心。
說完了正經事,周氏才想起來大嫂拿來的一籃子雞蛋。
“大嫂,家里攢的雞蛋都是賣錢的,你一會兒還是帶回去吧。”
“小娟,咱們家是不富裕,可是你有了身子,給你拿一籃子雞蛋補身子,你可不能說這樣的話,這是我們做哥嫂的一點心意。”
方氏怕周氏再說啥,就接著說起來:“你瞅瞅你們回去時候,拿的那么老些的東西,村子里的人都羨慕到眼紅。咱們家雖然沒有岳家富裕,可是這一籃子雞蛋咱們還是拿的起的。你以后可不許再說這樣的話,不然多讓人笑話。”
周氏見大嫂說的也在理,就不在堅持。
灶房里,周玲一邊乖巧的幫著江氏燒火,一邊偷偷的打量這間寬敞的灶屋。
打量過后,周玲不禁偷偷的咋舌:這人和人真的不能比呀,就岳家灶屋里擺放的碗柜,都比哥哥們成親時打的柜子,都不曉得好了多少?
唉,她不能再看了,她們姐妹住的屋子更不能比。
江氏不知道周玲心里的糾結,她心里在琢磨著,家里現有的食材能做幾道菜。
韭菜炒雞蛋,醬茄子,芥菜絲炒肉,曬的半濕不干的花菜,炒著吃味道也不錯,在做一個小菠菜粉絲湯,就齊活了。
在鄉下,待客有四菜一湯,這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人家了。
果然,等周玲聽這位二表嫂念叨出的四菜一湯,頓時心里又是一陣羨慕。
瞧瞧人家二表嫂轉悠一圈,就拾掇出來四菜一湯,而且都是有葷腥的。可是他們家呢,伯娘和她娘轉悠幾圈,除了過年,飯桌上的永遠都是水煮或者是涼拌的。
唉,她都不想抬頭了。
……
吃過晌午飯,方氏就準備自己一個人回去。
江氏讓五郎去村子里有驢車的人家,給了十個大錢,讓人家送一趟方氏回周家集。
方氏剛開始是不愿意的,十個大錢呢,可是頂了一個大勞力的半天工錢,這勞民傷財的她可不想給岳家添麻煩。
可江氏卻堅持讓人把方氏送回去,“大舅娘,咱們家本來是有驢車的,可是今兒碰巧,我爹和老二他們趕著驢車去了我娘家幫著收稻子。”
江氏的話里的意思很明顯,就算咱們家的驢車沒在家,也不能讓方氏自己一個人走回去。
兩個村子隔著十多里路呢,方氏也不年輕了,看著腿腳也不大利索,她不能讓方氏自己一個人走回去。
周氏是贊成江氏的安排,自家大嫂的腿,年輕的時候落下的病根,走遠路必須得歇上幾歇,照著大嫂的走路速度,要是讓她自己走回去,就是天黑透了也未必能走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