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駕崩,時年九歲的太子登基。
太子雖年幼,卻不知為何得到了手握邊關大權的寧王支持,穩穩的坐穩了這個位置。
登基的當天便冊封其母為皇太后,其弟弟妹妹,全數封為親王公主。
太子登基之后,在林舟的暗示下,先是在京城廣招賢士,后又在西北招募民夫、雇傭軍團,一切準備就緒,隨時準備進攻,一舉打垮那群游牧民族。
此時國家早已脫離最危險的時刻,從前的邊患、戰亂層出不窮,民心浮躁、人心惶惶,如今卻正在漸漸好轉,新帝新氣象。
沒有人能知道,這一切都是一個如今才八歲的小女孩所帶來的改變——除了皇宮里那寥寥數人。
寧王顯然也是知情者,他進宮求見,毫不意外的在太和殿見到了靜安公主。
暗暗打量了一番周圍的宮女太監們,都是一臉云淡風輕、習以為常的模樣。
文宗置于上首,才九歲的少年正捧著書本,旁邊傳來旁邊傳來細微而快速的翻頁聲音。
見到文宗,寧王立刻起身跪拜行禮,文宗開口道,“王叔免禮!”
他笑了笑,“王叔有什么事,跟妹妹說就行。”
寧王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面上不動聲色,“是,陛下。公主,臣這次來,是為了西北……”
寧王覺得靜安公主怎么也要客氣兩句吧?如今皇帝幼齒,剛剛登基勢力不穩,雖說自己被趕鴨子上架站在了嫡系這一邊,可要用他也得防他,籠絡敲打各來一套才是正常。
“寧王叔需要多少錢?多少糧草兵馬,做個預算吧,盡早呈上來,交給兵部準備。”林舟簡單粗暴的進入了主題。
寧王:……
林舟說話間已經將手中的奏折放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等著寧王的回答。
“西北之事耽誤不得,邊境百姓久被騷擾,苦不堪言,寧王叔有什么需要的盡管提。”文宗突然道。
文宗才登基一天,要穩固朝局也得慢慢來。
寧王哪里見過這么雷厲風行的做法,不過也沒有猶豫直接說道:“三萬石軍糧,三十萬擔糧草。”
送到前線的軍資,沿途損耗,再加上官員的層層盤剝,能成功送到西北的能有十之一二就不錯了,自然得多要一些。
林舟點了點頭:“這個沒問題,不過三十萬擔糧草可能會稍微困難一些,畢竟是糧食,還要運送到軍營里去,這樣吧,就五千石米吧,其余的都由西北的官員負責。”
聽到這話寧王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不過很快便掩飾住了:靜安公主居然對兵部的事情如此了如指掌,他有些慶幸先前沒有得罪她。
這一手,直接杜絕了朝堂中央那些人的中飽私囊,讓西北的官員負責,那不就是直接送到寧王手里來了嗎?!都由寧王自己全權處理。
寧王:……如今的掌權者如此靠譜,我竟有些不習慣!
靜安公主不止愿意放他回西北,她甚至還最大程度的給予他便利。
這一場站隊,他賭贏了!而且他還贏得漂亮!!!
他知道,靜安公主在他心中的份量,已經超過了她的父親,甚至超越了如今的文宗。
這一場站隊,明面上是她在幫助自己的弟弟,也是幫著自己弟弟去爭奪那個位子。然而事實上,寧王嘆息了一聲,做主的明顯是靜安公主自己吧!
國喪沒過多久,寧王也不便久留宮中,目的已達成,就請辭離去,給兵部遞折子去,西北馬上就要來一場硬仗了。
寧王走后不久,又有一人來訪,來訪之人,乃是大將軍司馬刀幼子司馬謙。
林舟此次召司馬謙前來,是想要讓他隨著寧王一起,共同去西北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