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日子嘛,總是過的飛快的,忙忙碌碌中,一年就直接過去了。
在尚導的一聲‘卡’后,這部電影的下部在三個月的拍攝中正式收官了。
不光閆思蕊,劇組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無它,電影的上部就是卡在這個時候上映的,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是電影票房最好的時候,票房好意味著獎金高,而她們整個劇組的人,人人都有份,臉上的笑容那是藏也藏不住。
一行人正在進行著最后的收尾工作,等所有的器材收拾完畢后,閆思蕊便跟著大部隊的人一塊回到了制片廠。
這部電影是她來到制片廠上班后的頭一部電影,對于它的感情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但無論怎么不一樣,想小團子的心是不會變的。
這劇組一走就是三個月,小孩子記憶也有限,閆思蕊生怕孩子不記得她了,一有空就給家里打電話,從一開始的哭鬧,到后來的牙牙學語,最后隔著電話叫了她第一聲媽媽時,閆思蕊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感動。
也有著道不盡的遺憾,在孩子這么重要的時刻,她自責沒有陪在孩子的身邊。
可讓她放棄工作在家帶孩子,她也有些不愿意,家里也不是沒人幫忙帶孩子,王大丫在孩子出生后就沒再搬回閆思文那兒了,閆思蕊上班后,溫母也直接住在了這里,每周都是她和溫景天休息,溫母這才會回去一趟。
有著這么好的條件,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怎么能不更好的投入工作呢。
而且溫母每周六晚上走,周一早上來,兩邊奔波也是很辛苦的,閆思蕊自然是很感激溫母的,畢竟孩子是她自個的,大人沒那個義務幫她帶,但溫母卻愿意給她搭把手,她又怎么能不更努力去工作呢。
她們一行人回到制片廠后打了招呼便離開了,畢竟就算是去劇組回來有假,也要等到把所有的東西移交給下面的各個部門才行,但并不是今天。
幾人就簡單的打了聲招呼,證明今天來過了,隨后便離開了。
因為出差的原因,閆思蕊壓根就沒開車,出了制片廠,著急忙慌的就朝公交車站跑去。
等她再次回到家里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
閆思蕊從包里拿出她給小團子準備的布娃娃,離開這么久,孩子肯定將她的樣子忘的一干二凈了,不拿些什么勾搭一下,怎么能將孩子的心給哄回來呢。
而小女孩喜歡的東西,無非就是這些布娃娃一類的玩偶了,閆思蕊是覺得不錯了,至于小團子能不能被這玩具給哄回來,這還真是不一定呢。
閆思蕊走進了久違的巷子里,一邊捏著玩偶的腦袋,一邊朝家里走著。
閆思蕊遠遠的望去,家里的大門似乎開著呢,她快步朝著走了幾步,便聽到了王大丫和溫母說話的聲音,王大丫在邊上說到:“小團子呀,你媽媽馬上就回來了,她回來會自個進來的,要不咱們去里面等。”
溫母連聲附和,“就是呀小團子,外面冷,咱去屋子里面等媽媽好不好。”
聽這意思,這孩子還在門口等著她呢,閆思蕊再次加快了腳步跑向了自家的大門口,門口的這副場景,還真是令她驚訝了起來。
王大丫,溫母以及小團子三人一人搬著一張小凳子就這樣坐在門口,而小團子一小只乖巧的不行,無論倆人怎么哄她進去,她就是不進去,直搖頭,倒是想說些啥反對,然而年齡還太小,并不會說,嘴里含含糊糊的一直在咿咿呀呀的卻又聽不懂她在說啥。
閆思蕊瞧了后更開心了,見到了久違的家人,趕緊打上招呼,“媽,娘,干嘛坐門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