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吸引德軍注意力的就不是進攻或佯攻,依舊是“取水”。
德軍為了不讓蘇軍得到水,在這方面總是“一點就亮”:河這邊稍微有點水桶或是頭盔的磕碰聲,馬上就會有一排子彈瘋狂的掃射,緊隨其后的就是照明彈升空將對岸照得一片雪白。
這照明彈反而會給普卡雷夫這支突擊隊提供掩護……人眼有光適應的問題,照明亮將遠處照得雪白則近處就會顯得俞發黑暗。
再加上槍聲和及來自東面的炮聲,突擊隊就神不知鬼不覺的上岸并做好了準備。
突擊隊沒有直接展開進攻,而是在小偷的帶領下沿著一條路穿過德軍的封鎖線。
確切的說,那根本就不是一條路,因為這條路時而要翻過兩米多高的堤壩時而要穿過一堆亂石崗。
這時士兵們才確定老兵的猜測是正確的……平時誰又會去注意這樣一條秘密的“路”,也只有心懷不軌的人,比如偷東西怕萬一被人發現,于是提前想好逃跑的路線和躲藏點。
想到這,舒爾卡覺得有些好笑:戰場是個奇怪的地方,在和平生活中被人瞧不起甚至是人人喊打的人,在戰爭年代卻往往可以發揮大作用成為英雄……小偷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所以,雖然還是同一片土地同樣是這些人和物,但爆發戰爭之前與之后,幾乎就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十幾分鐘后突擊隊就順利的穿過了德軍封鎖線并繞到了德軍橋頭陣地的后方。
就像之前估計的一樣,德軍在橋頭駐守的兵力不多,只有兩個排……軍事上往往最險要的地方最不需要過多安排兵力。比如眼前的索橋,只需要兩挺機槍就能將其封鎖,兵力多了完全是浪費。
進攻的時機到了,再遲的話德軍炮火轟炸一結束,突擊隊就會失去聲音的掩護。
舒爾卡朝望著他的普卡雷夫大士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發起攻擊。
這場戰斗顯然有很大的勝算。
蘇軍以一個排偷襲德軍兩個排,掩護潛伏在索橋另一側的蘇軍主力迅速過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連接橋。
如果順利的話的,從開戰到突出重圍只需要半個小時。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德軍的反應速度……德軍指揮官如果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守不住霍爾姆橋并把消息傳達出去,那么連接橋的德軍還是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
而這又是很難阻止的,因為它不過就是一通電話。
就在普卡雷夫要下命令時,舒爾卡發現了一點亮光在左前方一閃即瞬,黑暗中從一幢建筑里走出一名德軍士兵。
這一刻舒爾卡突然改變了他的想法,于是及時阻止了普卡雷夫。
“計劃變更!”舒爾卡壓低聲音說道:“我們要進攻的不是橋頭堡,而是那幢建筑……”
“什么?”普卡列夫吃驚的抬頭望向舒爾卡:“可是一旦我們發動進攻主力部隊就會進攻索橋。如果我們不進攻橋頭堡……他們會遭受慘重的傷亡!”
“這是值得的,大士同志!”舒爾卡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