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副指導員這樣的政工人員……要知道他們平時也沒少做安插眼線之類的事,所以對間諜、特工就頗有了解,用他們舉例副指導員就感同深受。
其實,舒爾卡原本還想用政工人員“打小報告”來舉例:你們的眼線能不藏著揶著,光明正大的站出來“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嗎?
不過舒爾卡當然不能這么說。
用間諜、特工就很好的繞過了這個尷尬點,而且副指導員也能理解。
而對會議室里的這些從軍隊里篩選出來的教導團成員,如果跟他們說“間諜、特工”,他們雖然也知道,但卻基本沒慨念。
但只要一說起德國人的“勃蘭芬堡”部隊……這可是他們深惡痛絕的,尤其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德軍“勃蘭芬堡”部隊總是先一步滲透進蘇軍隊伍中,然后獲取情報、搶占橋梁、倉庫、交通要道、襲擊敵人指揮部等保證后續的裝甲部隊能快速通過。
最讓蘇軍痛恨的還是:德“勃蘭芬堡”部隊還會偽裝成蘇軍軍官,然后在戰時“親赴戰場”對前線部隊下令……沒有戰斗經驗的蘇軍士兵就像傻瓜一樣接受命令然后被包圍、被切割、被俘虜。
正所謂“痛定思痛”,他們才剛剛在戰斗中受到了打擊傷口還沒痊愈,當然知道類似“勃蘭芬堡”一樣的部隊是什么樣的部隊,于是很快就有了方向。
“我們與‘勃蘭芬堡’部隊的另一個區別是……”舒爾卡接著說道:“他們的目標是配合裝甲部隊及后續部隊的進攻,所以他們要保證橋梁、鐵路等設施的安全。而我們的目標,是打擊他們的后勤拖住他們前進的腳步,所以我們的目標是破壞橋梁、公路、鐵路以及他們的倉庫等設施,清楚了嗎?”
“是的,少尉同志!”教導團成員紛紛點頭。
這并不難理解,雖然那些鐵路、公路都是蘇聯的。
接下來重點來了……
“為了更好的完成這些任務!我希望你們能記住這幾句話,然后將它們貫徹到對敵人的戰斗中去!”
說著舒爾卡就在黑板上寫了幾行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這就是游擊戰十六字訣。
它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不要與敵人正面沖突。
這當然是正確的,游擊隊人少槍少戰斗力差,只適合分散作戰積小勝為大勝不適合與敵人打硬戰。
但如果舒爾卡這么跟教導團成員說的話,一方面難理解另一方面也難記憶。
但游擊戰十六字訣就簡單多了……它是具體的戰術,具體說明敵人進攻時該怎么做,敵人停下休息時該怎么做等等。
尤其還是方便記憶,這樣即便是在緊張的戰場上也不至于忘了然后亂打一氣……不過蘇聯人常常這樣,舒爾卡也不確定他們能否領會其中精義。
但主要問題不在這。
“少尉同志!”這時一名軍官狐疑的問道:“這么做,如果被認定為逃兵怎么辦?”
舒爾卡將目光轉向了副指導員,現在就是他發揮作用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