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一群群的舉起雙手向蘇軍投降,這其中還包括施羅德少將……事實上,德軍就是在施羅德少將的命令下投降的。
“投降吧!”施羅德少將在步話機里對部下說道:“我們失敗了,繼續打下去已沒有任何意義!”
在這方面德軍與蘇軍不同,蘇軍強調的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向敵人投降,即便是戰斗到最后一刻,否則毫無疑問的就會被扣上一頂叛徒的帽子。
德軍則認為在盡力卻無法改變戰局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堅持到最后,并且不認為這是種恥辱。
蘇軍陣營歡呼震天,卡圖科夫在聽到敵人投降時的消息時激動的連問幾遍:
“是真的嗎?他們投降了?”
“是的,上校!”
“你確定他們放棄抵抗了?”
“我確定,上校同志!”
“我們勝利了?”
“是的,上校同志!”
……
然后卡圖科夫馬上就把這個消息向西方面軍指揮部報告。
指揮部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霎時就響起一片歡呼,朱可夫雖然不動聲色,但還是掩飾不住臉上喜色,他對著步話機說道:“祝賀你們,卡圖科夫同志!祝賀所有英勇的坦克第四旅的官兵,你們不僅成功的保衛了莫斯科,更是成功的打破了德國裝甲師不敗的神話,為全軍豎立了榜樣建立了信心,你們是蘇聯的英雄,是祖國的功臣,是人民的驕傲!”
朱可夫這話說得其實一點都不夸張。
在此之前,蘇軍從上到下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裝備也不見得比德軍差不多少,有些方面甚至比德軍還強,數量以及總兵力甚至比德軍還多,但就是屢戰屢敗。
許蘇軍將領將其簡單的歸結為“勇敢”的問題,就像之前所說的精神原子彈,只要士兵足夠勇敢就能擊敗敵人。
部份將領認識到問題也許是出在兵員素質或是戰術上。
但這兩方面的差距要趕上是需要時間的,一時半會很難趕上,所以全國上下都彌漫著一種失敗主義,甚至包括斯大林在內都不相信蘇軍能擋得住德軍的進攻。
如果說有什么勝利的話,那就是西南方面軍在基輔的反包圍之戰。
但那場戰斗并不是硬碰硬的戰斗,而是將德軍裝甲部隊騙過河東然后以裝甲部隊對敵人步兵的結果,并且在這種情況下還打得險象環生。
這場戰斗就不一樣了,它完完全全是的一場坦克對坦克的戰斗,雖然這其中還是用了一些計謀占了優勢,但以一個個坦克旅很干脆的殲滅德軍一個裝甲師……這已足以證明坦克旅的編制、戰術等都是正確的。
于是,蘇軍找到了方向。往后毫無疑問的將坦克部隊往T34、往坦克旅發展。
“但是……”朱可夫接著下令道:“你們的戰斗還沒有結束,卡圖科夫同志!占領克林,將第二道防線的缺口補上!”
“是,大將同志!”卡圖科夫回應著,然后就下達了繼續前進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