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實話,胡亂起名是沒錯,但舒爾卡其實是借鑒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與美軍作戰時使用的戰術……志愿軍對陣美軍時同樣是沒有制空權也沒有炮火優勢,這種差距甚至遠大于此時蘇軍對德軍的差距,但他們還是能將美軍擋在三八線外。
那么,舒爾卡為什么不借用他們的戰斗經驗呢?
“簡單的說!”舒爾卡解釋道:“敵人擁有制空權和炮火優勢,那么白天就屬于德國人的,在白天階段我們只需要盡可能的擋住德國人的腳步。我的意思是說……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困難,因為我們可以炸毀橋梁、破壞公路,可以埋設大批的地雷,同時再構筑防御工事層層后退……”
“我們不能后退!”羅科索夫斯基打斷了舒爾卡的話:“上級不允許我們后退一步!”
“是的!”潘菲洛夫少將贊同道:“這是第二道防線,一旦后退會給我們的側翼帶來很大危險!”
“如果我們能控制住局面!”舒爾卡說:“也就是每到晚上又能把這些陣地奪回來補上缺口呢?”
聞言羅科索夫斯基等人不由愣住了。
加夫里洛夫少校表示贊同:“上級之所以命令我們一步都不許后退,一方面是因為后退會給全軍士氣造成影響從而造成整道防線的崩潰。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里距離莫斯科很近,沒有多少后退的空間……如果我們每天只后退十幾公里甚至更少,而夜里就能將它們奪回來,我認為這并不影響大局,甚至對我們還有利,因為德國人會在敗退的過程中損失不少裝備!”
就像之前所說的,始終保持進攻的部隊其裝備和補給總在后方,而后撤的部隊則并非如此。
羅科索夫斯基點了點頭,說道:“這一點我們以后再討論,如果你的戰術的確可行的話……”
“我們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為氣溫下降雨水變成大雪了!”舒爾卡說:“這使能見度上升敵人空軍對我們坦克構成巨大的威脅,如果我們的坦克在黑夜里進攻的話就沒有這個問題,同樣敵人炮兵也是如此!”
眾人聞言不由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這個想法顯然是成立的,飛機和大炮在夜里很難發揮作用,這其中尤其是飛機……就別說是這時代了,抗美援朝時的美軍戰機都沒有多少夜戰能力。
“但我們的坦克也沒有夜戰能力!”扎哈卡維奇少校插了一句話。
“同樣敵人的坦克也沒有夜戰能力!”舒爾卡回答:“也就是說在夜里我們至少是在同一水平上,彼此都沒有優勢!”
羅科索夫斯基點了點頭,這至少要比白天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坦克要好得多。
“何況,事實上我們是有優勢的!”舒爾卡說。
“什么優勢?”潘菲洛夫少將問。
“地理優勢!”羅科索夫斯基回答。
“是的,地理優勢!”舒爾卡說:“比如,我們計劃白天后退二十公里,那么這后退的二十公里就是我們晚上要反攻的二十公里……我們可以事先規劃好進攻路線,可以實地考察,可以設下伏兵或是偵察兵,甚至還可以埋下彈藥做為補給點等等!”
“是個好辦法!”聞言扎哈卡維奇少校的眼睛不由亮了起來:“我們可以事先為坦克鋪好前進的道路,這些道路是德國人不知道的……這可以使我們的坦克突然出現在敵人的防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