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戰場往往需要給前線官兵一部份自主權讓他們根據戰局的變化自由發揮,德軍就是這樣做的。
此時的舒爾卡提出的這個方案就很簡單,而且分工十分明確,尤其是另外組建一個反坦克班還不會打亂原有部隊的編制。
“另外!”舒爾卡說:“我認為我們應該取消反坦克步槍!”
“取消反坦克步槍?”
“是的!”舒爾卡說:“反坦克步槍雖然對裝甲車和輕型坦克依舊有效,但反坦克步槍從某種程度來說會嚴重影響步兵班火力使他們無法提供足夠的增援火力!”
此時的近衛坦克第一旅每班裝備一挺反坦克步槍,反坦克步槍需要兩人協同操作,這也就意味著每班有兩名步兵被當作反坦克人員而不是步兵了。
“更重要的還是!”舒爾卡接著說道:“我認為火箭筒可以填補反坦克步槍的空白……在遠距離上,我們的坦克可以對付那些輕型坦克和裝甲車,近距離有火箭筒,它們都比反坦克步槍更適用!”
卡圖夫點了點頭:“那么,你認為這多出的兩人應該用什么裝備?”
“PPSh-41沖鋒槍!”舒爾卡想也不想就回答。
PPSh-41就是**莎沖鋒槍,斯帕金上次在實驗室給舒爾卡看過的。
此時的**莎雖然已經裝備蘇軍,但這裝備只是小批量裝備突擊隊和摩托化偵察部隊,它更多的是希望在實戰中發現其潛在的缺陷,改正后再進入批量生產程序。(注:**莎直至1942年中才進入批量生產)
“PPSh?每班多兩把PPSh?”
“是的,上校同志!”舒爾卡說:“要知道我們到時是與敵人在100米左右的距離上作戰,而PPSh的射程在300米左右……它的火力和持續性一點都不比機槍差,這就相當于每班多了兩挺機槍!”
“有道理!”卡圖科夫贊同道:“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全面壓制住敵人步兵火力,然后火箭筒就可以對付敵人坦克!”
“是的!”
“我馬上去聯系增調PPSh沖鋒槍,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卡圖科夫說:“不過我相信能做到,至于你……舒爾卡同志,我認為你需要協助加夫里洛夫同志負責步兵團的訓練,有問題嗎?”
“沒問題,上校!”舒爾卡信心十足的回答。
舒爾卡原本以為這樣的訓練就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因為部隊沒有太多的變動。
但剛剛與加夫洛夫中校聯系就被難住了。
“火箭筒?什么火箭筒?”加夫里洛夫少校說:“舒爾卡,你說要訓練,可是我們連火箭筒都沒見過,用什么訓練呢?”
“他們正在抓緊時間生產!”舒爾卡說:“等它生產出來再訓練只怕已經來不及了!”
加夫里洛夫攤了攤手:“但我們總不能對著空氣做動作吧,這樣也不會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