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圖科夫聞言不由一愣,說:“在他們進攻費奧多西亞的時候?”
“是的!”舒爾卡點頭說道:“如果他們越過第46師的防御向我們進攻,我們可以順勢發起反攻……”
“然后在擊潰他們之后,跟在他們后面突破第46師的防御?”
“是的!”舒爾卡說:“如果是在夜里,德國人根本就無法分辯敵我,我們甚至還可以混在羅馬尼亞軍隊里!”
“混在羅馬尼亞軍隊里是什么意思?”卡圖科夫問。
“穿上羅馬尼亞軍的軍裝!”舒爾卡解釋道:“跟著羅馬尼亞士兵一起逃,然后躲進德國人的戰壕……”
“上尉!”加夫里洛夫中校打斷了舒爾卡的話:“可是我們怎么分辯他們?我的意思是說,我們的人也會把他們當作敵人,如果在黑夜里同時又穿著羅馬尼亞士兵的軍裝的話!”
“我們可以用一些約定!”舒爾卡說:“比如在左臂扎上白毛巾!”
軍官們沒有說話,因為這雖然可行,但其實起不了什么作用……戰場上沒人會去仔細分辯左臂是否有扎白毛巾,這只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沉默了一會兒,卡圖科夫才說道:“這是個好方法,我們可以有意識的把羅馬尼亞人往兩側高地上驅趕,于是我們就可以輕松的奪取這些高地由此保障補給線安全!”
這與舒爾卡想的一樣。
要知道羅馬尼亞援軍是山地旅,山地旅最擅長的就是山地作戰。
另一方面,就是一旦羅馬尼亞軍被擊潰,就會有大量的逃兵涌向公路,公路將被有堵得水泄不通,于是根本不需要蘇軍“驅趕”,羅馬尼亞軍會自發的朝兩側高地涌……這是他們的生路,他們當然不會放棄。
于是,混入羅馬尼亞軍隊的蘇軍士兵就有機可乘了。
“嚯哦!”扎哈卡維奇中校說:“我想我們應該去準備些羅馬尼亞軍裝了!”
“這交給其它人辦吧!”卡圖科夫說:“這并不難!”
這的確不難,原因是蘇聯與羅馬尼亞交界,歷史上一直紛爭不斷,就在兩年前蘇聯還出兵占領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比拉亞……這也是羅馬尼亞能成為德國的盟國并打仗十分賣力的原因之一。
因為這些原因,蘇聯對羅馬尼亞的情況十分了解,軍裝就更不用說了,以蘇聯的工業能力就算是臨時生產都沒有多大問題。
“重要的是!”卡圖科夫接著說道:“我們該怎么保證羅馬尼亞人進攻費奧多西亞而不是與第46師一起防守!”
這的確是個難題,羅馬尼亞是山地部隊,理智的指揮官都會讓他們在山地一帶駐防而不是進攻某個城市。
“我們無法保證,上校!”舒爾卡說:“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一些‘建議’!”
“建議?”卡圖科夫疑惑的望向舒爾卡,然后他就明白舒爾卡指的是什么,不由笑了起來:“哦,舒爾卡,你不只能給我們建議,還能給敵人建議!”
在卡圖科夫等人制定詳細計劃的時候,舒爾卡就找到了麥赫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