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部里的幾個人反而松了一口氣,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實施下一步計劃。
德軍實施了十分鐘的炮火準備……這更多的只是為了造勢,德軍也知道敵人大多躲在地下室里炮火準備沒什么用,他們只是想用這些炮彈為德軍士兵壯些膽,讓他們知道敵人的陣地已經被炸成一堆廢墟沒什么人。
接著,德軍就發起了全面進攻。
幾十輛坦克確切的說是突擊炮在士兵的掩護下從東面進攻,西面也有十幾輛坦克帶著大批的步兵往前推進。
坦克這玩意對德軍的進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這不僅是因為德軍習慣于在坦克的掩護下進攻……這是“閃電戰”的鍋,德軍無論裝甲部隊還是步兵或摩步師,都有經過步坦訓練,在沒有坦克的情況下他們幾乎就不知道該怎么戰斗了。
另一方面,則是德軍手里缺乏直射火炮。
就像之前說的,此時德軍鐵拳還沒裝備,所以對付隱藏在建筑中的敵人狙擊手,用坦克炮轟炸是最佳選擇。
于是,盡管坦克在廢墟中很難機動,但德軍還是帶上了它們。
這也正是舒爾卡希望的,因為這也就意味著馬馬耶夫崗的德軍主力被調到醫院投入戰斗了。
又等了幾分鐘,在德軍已與蘇軍接戰后,舒爾卡就朝米哈依爾維奇點了點頭。
米哈依爾維奇當即拿起電話下令:“全體都有,撤至下水道!重復,撤至下水道!”
與此同時,早就做好準備的十余名通訊員也在阿基莫維奇的命令下從指揮部出發向各個方向跑去。
缺乏通訊設備就是這點不好,由于電話線很容易被炸斷,所以命令很難及時、全面、準確的傳達下去,尤其是在夜里……白天還可以用信號旗,晚上就只能靠通訊員了。
這其中還存在一個通訊延遲的問題。
比如電話線完好的部隊先接到命令馬上就進入撤退程序,而電話線被炸斷的部隊直到通訊員趕到時才接到命令,但這時可能已經太遲陷入敵人的包圍。
蘇軍當然有應付這種局面的辦法,那就是全體延遲十分鐘同時進入撤退程序。
計劃進行得很順利,第82步兵團的士兵們從各個方向經由三個入口撤至了下水道。
接著,米哈依爾維奇又向集團軍指揮部請求炮火掩護。
“坐標醫院和學校!”米哈依爾維奇在電話里說:“請求十分鐘炮火掩護!”
“醫院和學校?”戈利科夫有些疑惑:“那是你們的位置!”
“是的,將軍!”米哈依爾維奇回答:“敵人進攻很猛,我們已經躲進地下室了,請求炮火掩護!”
一聽這話戈利科夫不由恍然大悟,馬上指揮炮兵對醫院和學校實施炮火覆蓋。
不過當然,事實不是米哈依爾維奇說的那樣……這通炮火掩護是希望德軍遲一些發現醫院和學校已空無一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