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逃到第82步兵團的士兵不可能有回頭路,從他們決定逃出原部隊起就決定了這一點……如果返回的話,幾乎可以肯定他們會受到責罰甚至“殺雞駭猴”制止逃跑事件進一步擴大。
“留下這些人問題不大!”戈利科夫想了想,就說道:“我可以用集團軍指揮部對相應部隊下達命令。問題在于……如果其它人知道這件事,我是說‘懲戒營’的士兵,他們很可能會跟著這么做!”
這也就是一種群體效應,是人趨吉避兇的本能。
在第82步兵團能夠成為一支正常的部隊,誰還愿意繼續呆在“懲戒營”里當炮灰?!
“我知道,戈利科夫同志!”舒爾卡說:“所以我們應該發布命令,也就是下不為例,不應該再有這樣情況發生!”
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兒,戈利科夫就回答道:“這或許是一種穩妥的解決方法,不過這同樣也會打擊‘懲戒營’的士氣……你知道嗎?這很讓我頭疼,舒爾卡!為什么就沒人像你一樣完美的‘懲戒營’轉化成戰斗部隊!為什么第五步兵連在其它部隊無法復制,有時我認為……我們甚至應該把所有的‘懲戒營’都交到你手里!”
“不,戈利科夫同志,我認為這不是好選擇。”聽著這話舒爾卡不由嚇了一跳,如果把所有“懲戒營”交給自己指揮,那跟自己被丟進“懲戒營”又有什么區別?
更何況,“懲戒營”如果全部集中在一起而且規模還如此之大,那就不是幾天就能控制的問題了……“懲戒營”制度之所以能順利執行,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其分散在各部隊,而且每個“懲戒營”背后都有一支阻截部隊在后用機槍在后頭頂著。
把他們集中起來實際上就是幫助他們坐大。
電話那頭的戈利科夫哈哈大笑起來:“那是個玩笑,舒爾卡同志!我不會真這么做的!”
舒爾卡松了一口氣,他真有些擔心戈利科夫會這么做,因為他聽得出來,戈利科夫之前說起這個時有幾分玩笑但也有幾分真意……戈利科夫其實是在試探舒爾卡,只要舒爾卡敢應承下來,戈利科夫就敢把這個任務交給舒爾卡。
舒爾卡暗暗搖了搖頭,戈利科夫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幾萬“懲戒營”士兵,個個都走在生死邊緣隨時可能爆發,把他們集中起來……想想都讓舒爾卡后怕。
遲疑了下,舒爾卡就回答道:“如果,我們想給‘懲戒營’一點希望或是振奮士氣的話,我倒覺得有個方法或許可行!”
“什么方法?”戈利科夫問。
“我們為什么不建立一套獎懲機制?”舒爾卡說:“簡單的說……往后絕不允許再出現脫離自己部隊逃往第82步兵團的情況,但可以通過立功成為‘受信任’成員,也就是通過他們努力加入第82步兵團……”
“好主意,舒爾卡!”還沒等舒爾卡說完,電話那頭的戈利科夫就叫了起來:“這不僅能提升‘懲戒營’士氣,還不影響原部隊和原制度,甚至還可以說對它們是有利的,可以說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