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看起來似乎有些多余。
“他們不進攻也不防御,戈利科夫同志!”舒爾卡回答:“我的意思是說,他們不執行常規任務。但如果有需要,他們也可以進攻防御,但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主,敵人最缺的是人,不是嗎?”
“可你組織的這支部隊只有三百多人!”戈利科夫說。
現在的兩個學校都只是連級規模,各一百余人。
“雖然我相信你,你的能力和成就有目共睹!”戈利科夫接著說:“但他們能殺傷多少敵人?”
“也許比我們想像的多,戈利科夫同志!”舒爾卡回答。
“好吧!”戈利科夫點了點頭:“我不反對!”
舒爾卡知道戈利科夫這話的意思。
“不反對”的另一個意思其實就是“不支持”,也就是說戈利科夫并不看好這個計劃,處在觀望的態度,將來要是效果不好隨時都有可能取消這個計劃。
對此,舒爾卡并不意外,畢竟蘇軍更多是進行大兵團作戰,動不動就是一大波進攻或是沖鋒,像舒爾卡這樣將精力投在兩個連級規模的學校上,對戈利科夫來說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舒爾卡之前的戰果和聲望,戈利科夫只怕都不會同意舒爾卡這么做。
結果三天后實戰效果馬上就出來了。
那可以說是實戰,但對兩個學校來說依舊是訓練。
在這三天里,狙擊學校和迫炮學校都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戰術訓練,其中主要是迫炮與狙擊手配合的訓練……如果把迫炮手當作步兵來看的話,有許多訓練其實與狙擊手是一樣的,區別只是狙擊手是直射武器而迫炮手是曲射武器,后者有更多的藏身地而且更隱蔽,因為他們不需要像狙擊手一樣探出頭射擊。
迫炮手學習的更多的,是一邊朝隱蔽處躍進時一邊觀察目標的位置,或者根據敵人的槍聲、炮聲、煙霧等大概的判斷目標的位置。
這些都不在話下,困難的其實是戰場選擇的問題。
關于這一點舒爾卡和瓦西里搜集了大量的戰場情報并一個個篩選。
“第一次上戰場難度不能太大!”舒爾卡一邊將一大堆文件分一半到瓦西里面前一邊說道:“難度太大會導致學員傷亡太重直接傷了士氣。”
瓦西里將狙擊槍往旁邊一靠,一邊翻著文件一邊點頭說道:“難度也不能太小,否則會被人認為我們這兩個學校是花架子!”
“是的!”舒爾卡對瓦西里很滿意,他不僅是名出色的狙擊手,還能考慮全局。
不過似乎出色的狙擊手都是一名戰略高手而不是純粹是一名神槍手。
“最重要的是……”舒爾卡從文件中找到了一份然后遞到瓦西里面前:“是選擇的這個戰場要適合兩個學校作戰!”
瓦西里接過文件看了看,然后把它放在備選位置:“如果沒有其它更合適的,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