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是看見了整個戰斗過程,但不相信倉庫里只有一個排。
瓦維諾維奇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笑了笑,說道:“重點不是有多少人在倉庫里,而是什么人在倉庫里,明白嗎?”
“什么人?”德特里耶維奇大尉問。
“聽說過‘突圍英雄’嗎?”瓦維諾維奇自豪的回答:“他就在倉庫里指揮,我們都是他的士兵!現在,德特里耶維奇同志,你還以為我們應該聽你指揮嗎?”
德特里耶維奇大尉聞言不由一愣,接著瞬間就從頭涼到腳。
德特里耶維奇大尉很清楚,被別人攔住的逃兵行為還有可能掩蓋或是憑借關系糊弄過去。
但如果對方是“突圍英雄”……誰也不敢冒險幫他掩蓋或是糊弄了,因為“突圍英雄”意味著高曝光率,其英雄事跡隨時都能上報紙甚至傳到莫斯科。
于是,他這個逃兵軍官就會是要被嚴懲的典型。
這幾乎就判了德特里耶維奇大尉死刑。
當然,德特里耶維奇大尉是死是活一定都不重要。
重要的這消息第一時間就傳達到了第10師指揮部……這是由瓦維諾維奇組織起來的,他讓逃兵牽上電話線與上級取得聯系。
學員部隊想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
因為他們根本不是第10師體制內的,就算牽上電話線也會因為暗號之類的問題被認為是德軍間諜。
步兵第42旅的逃兵原本就由第10師指揮,并且在此之前他們的通訊兵就有經過線路訓練,知道哪些線路是通往指揮部,需要怎么報告。
于是不到半小時就與指揮部取得聯系。
參謀接到電話后興奮的告訴第10師師長巴特拉科夫少將:“將軍同志,我們守住了糧倉!除此之外他們還繳獲了一批裝甲車,甚至還有一輛坦克,他們請求我們增派車組人員接收裝備!”
巴特拉科夫少將聞言不由一愣,然后馬上就在地圖上找到了糧倉的位置,接著不由喜形于色的說道:“這些混蛋,總算有個好消息了,命令他們,堅決守住陣地,不準后退一步!馬上給他們派出增援!”
“是,將軍同志!”
“對了!”接著巴特拉科夫少將又問了一聲:“是哪支部隊守住了糧倉?”
“步兵第42旅的!”參謀回答:“不過據說……他們現在由‘突圍英雄'指揮!”
“舒爾卡?”巴特拉科夫少將吃驚得下巴都差點掉了下來。
接著他又想起了舒爾卡之前對他說的那些話。
然后越想就越覺得這個“突圍英雄”不簡單……這家伙不僅在戰斗打響之前就預估到了德國人這次進攻,他甚至還可能預估到了這場仗的大致發展方向。
因此,他才能帶著部隊在重要位置做好準備。
與這個“突圍英雄”相比,自己的手足無措可以說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