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薩維爾!”保羅少校把參謀叫到面前,然后指著地圖說道:“你去偵察一下,這里,這里,還有這里……明白嗎?”
“明白,少校!”克薩維爾回答。
他的確明白,德軍作戰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不需要說太多,指出這幾個點后參謀馬上就知道是要繞過糧倉將其包圍。
同時這也是德軍常用的戰術:如果正面強攻難度大的話,就繞過去將它包圍。
于是,德軍幾支偵察部隊很快就出發了。
他們分成兩支,每支一個排,然后沿著糧倉兩翼五百米左右深入并試圖占領建筑。
很明顯,只要德軍占領了糧倉周圍的建筑并將其包圓了,那么糧倉也就被圍死并與主力部隊失去了聯系。
一旦出現這種狀況,糧倉就不攻自破或者就算其中還有人也無法對德軍側翼構成太大威脅……沒有彈藥,機槍“嘩嘩”幾下就把子彈打光了。
另一方面,糧倉堅固不代表其它方向的建筑也堅固,糧倉可以對自己用火攻不代表其它方向的建筑也可以。
從戰略方向看,這種考慮是完全正確的。
問題就在于舒爾卡這支隊伍只是學員部隊的其中一部份。
而這時候,就是學員們訓練時間了……
德軍部隊沿著建筑穿插不久,就有一聲沒一聲的傳來槍響。
保羅少校一聽這槍聲就感到有些不妙,因為這些槍聲疏而不亂。
有戰斗經驗的他當然知道這是狙擊手的杰作。
果然,下一秒就聽參謀報告道:“少校,我們遭到敵人狙擊手阻擊,他們到處都是!”
狙擊手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讓敵人有草木皆兵的感覺,因為幾個人就能輕松擋住一個排一個方向前進的道路,于是很容易讓人產生敵人無處不在的感覺。
“你們難道忘了怎么打仗了嗎?”保羅少校對參謀怒吼道:“壓住他們,把他們干掉!”
保羅少校所說的壓住他們指的是迫擊炮。
這是德軍常用的戰術……敵人狙擊手往往對迫擊炮無能為力,尤其是彼此協同的迫擊炮。
因為迫擊炮往往可以躲藏在敵人狙擊槍的射擊死角里,比如彈坑、斷墻后等等,他們甚至不需要冒頭,而是通過炮兵觀察員或是附近步兵傳遞給他們的信息開火。
于是敵人狙擊手要么改變位置要么就呆在原地挨炸。
而德軍迫擊炮命中目標只是炮彈和時間的問題。
然而,保羅少校話音未落,戰場內就傳來有一聲沒一聲的爆炸聲。
是迫擊炮,不過是蘇軍的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