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這時改革指揮部就算完成一階段的任務可以把目標轉移到下一個航空師了,因為這一系列問題包括訓練整合都可以由新組建的指揮部來完成。
原有的編制當然被全部推翻,什么方面軍航空兵、集團軍航空兵……全都沒有了。
確切的說此時還有,但只是暫時的。
空軍整編成一個集團軍,一個空軍集團軍通常視情況包括若干個航空師。
之所以“若干”,是因為總體還是以方面軍航空兵為基礎進行整合,而各個方面軍剩余的航空力量不一樣,所以數量也不盡相同。
空軍集團軍除殲擊機航空師和強擊機航空師外,至少有1個夜間轟炸航空師和1個近程轟炸航空師。
夜間轟炸航空師和近程轟炸航空師是根據迫在眉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準備的,因為可以預見的,到時蘇聯會需要轟炸機在夜間出動轟炸德軍機場或是補給線,近程航空師則是因為蘇軍對德軍的轟炸都不會太遠……在沒有奪了制空權的情況下,遠程轟炸機也不太可能穿過敵防空區進行遠程轟炸。
諾維科夫一共編制了四個空軍集團軍,分別是空軍第2、第8、第16、第17航空集團軍。
其中空軍第2和第17集團軍被配屬給西南方面軍。
這么配置很正常,因為西南方面軍因為其地理位置在德軍側后的天然優勢,所以除了擔負穿插任務之外還負責轟炸德軍補給交通線開辟另一個空戰戰場以分散德軍的空中實力。
空軍第8集團軍配屬給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只不過此時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已不是原有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在空軍實施改革的同時,步兵也在針對這個包圍計劃做出相應的改革。
為了作戰需要,就將東南方面軍改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而原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就更名為頓河方面軍。
空軍第16集團軍配屬給了頓河方面軍,也就是原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與舒爾卡當初的建議不同的是,這些空軍集團軍改革后并不是用于替換前線還未改革的方面軍航空兵。
“我們需要足夠多的戰機!”朱可夫向諾維科夫建議道:“而且那些方面軍航空兵原本就是屬于前線作戰部隊的戰機和飛行員,他們熟悉自己的隊伍,與步兵的協同也有相當的水準!”
這話倒是對的,雖然蘇聯空軍編制混亂、指揮混亂,但戰士們在死亡的壓力下自然而然的會“進化”出一些生存法則。
“可是他們沒有經過改革!”諾維科夫說:“我們也沒有時間和空間對他們進行改革!”
“我們或許可以把它們編在一起!”舒爾卡說:“多幾個混編師,他們的協同作戰和戰場經驗甚至可能比改革后的部隊還好!我們可以讓空軍有個適應的過程!”
諾維科夫想了想,就點頭答應了。
于是,方面軍航空兵就以混編師的編制加入了空軍集團軍……這是蘇聯空軍少有的同時使用兩種編制作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