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要說清楚,那就是人不認為蘇軍這支補充了大量新兵的部隊戰斗力會比羅馬尼亞軍強多少。
當然,舒爾卡相信蘇軍戰斗力總體比羅馬尼亞軍隊強,尤其第51集團軍集中了許多精銳部隊,比如幾個近衛步兵師、坦克團等。
問題在于羅馬尼亞軍隊據險而守,騎兵部隊和機械化部隊進攻羅馬尼亞防線同樣要面臨土地泥濘的問題。
這其中尤其是騎兵部隊……這兵種在這時代應該說是要淘汰的,它在蘇聯之所以還能生存這么久一是因為適合雪地機動二是因為蘇聯軍隊崇尚向敵人陣地發起快速的勇敢的沖鋒。
它在泥濘地里或許會比步兵快,但只要敵人在戰壕前架起幾挺機槍……
“你認為我們應該以坦克為進攻主力?”赫魯曉夫有些意外的問。
“是的!”舒爾卡回答:“首先在于士氣問題,我是說,如果羅馬尼亞人對我們的進攻毫無防備的話,他們會驚慌失措……”
“這正是我要說的,舒爾卡同志!”特魯法諾夫打斷了舒爾卡的話:“他們會驚慌失措,所以我們能輕松突破他們的防線!我們要考慮的就是怎么快速前進將他們分割包圍!”
這種作戰思想有些像德軍的“閃電戰”強調快速,只不過德軍的快速是以坦克為基礎。
“問題是如果我們進攻力不足反而可能給敵人樹立起信心!”舒爾卡說:“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敵人稍作抵抗發現我軍并不像他們想像的那么強,甚至我軍的進攻還在他們的防守下挫敗,那些原本打算逃跑的羅馬尼亞反而會收住腳步組織防御!但如果我們用坦克進攻就完全不一樣了!”
赫魯曉夫默默的點了點頭,說道:“似乎有道理,舒爾卡同志說的是心理戰,也就是摧毀敵人防守的信心,這樣一來即便我們進攻速度不快,也能讓他們一潰千里!”
兵者,攻心為上就是這個道理。
甚至在用坦克進攻摧毀羅馬尼亞軍隊的信心和士氣后,再用速度更快的騎兵和機械化步兵追擊效果也會好得多。
事實上,速度更快但卻脆弱的騎兵和機械化步兵本來也就適合圍繞在坦克部隊周圍偵察、掩護、殲敵等。
但特魯法諾夫卻不這么想。
“這也是我打算使用機械化步兵進攻的原因!”特魯法諾夫說:“機械化步兵同樣有坦克,它的火力和防御力都高于騎兵,速度比坦克部隊快,所以我認為它是最適合作為主力的部隊!”
“可我認為那些坦克遠遠不夠,特魯法諾夫同志!”舒爾卡說。
“如果我們以坦克部隊進攻的話,知道會有什么后果嗎?”特魯法諾夫說:“我們的包圍圈可能會遲幾天合攏,這不但會給我們的計劃帶來更多的危險和變數,德國人還有可能從我們的包圍圈從容逃脫!”
這一點舒爾卡無法否認。
畢竟德第6集團軍突圍才是正常的,舒爾卡總不能告訴他們……不要擔心,希特勒不會同意第6集團軍撤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