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是現在進攻嗎?”特魯法諾夫少將回答:“我們收到命令,七點準時進攻!”
“七點?你們沒有收到計劃延遲的命令?”葉廖緬科似乎意識到問題出在哪了。
“不,我們沒有收到延遲命令,葉廖緬科同志!”特魯法諾夫少將不由臉色大變,他知道這對第51集團軍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意味第51集團軍可能要獨立面對河對岸的敵人。
葉廖緬科也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但事已至此他也毫無辦法。
“那么……”過了一會兒特魯法諾夫又問了聲:“新的進攻時間是……我們要不要停止炮擊?我們現在還只是炮火準備,沒有發動進攻!”
“不!”葉廖緬科想也沒想就否定了這個選項:“你們繼續進攻,按原計劃,我們會在兩小時后發起進攻!”
“是,葉廖緬科同志!”聞言特魯法諾夫少將一顆提著的心不由放下一半,因為兩小時還算是可接受范圍。
葉廖緬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此時蘇軍的進攻計劃其實已經暴露了……一個集團軍規模的炮擊,傻子也知道這是全面進攻。
如果在這時停止炮擊,那整場戰役就會成為一個蹩腳的笑話,敵人可以沒有任何壓力的做兩小時的防御準備。
同時,以蘇軍現有的通訊水平,想要通知已經分散到前線有些甚至還是保持無線電靜默的單位停止并延后進攻也很困難。
如果這么做的話,第51集團軍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有些部隊收到命令有些部隊沒收到命令,收到命令的還好,沒收到命令的就會在沒有任何協同的情況下孤軍沖往頓河對岸。
所以,葉廖緬科只有將錯就錯,讓第51集團軍繼續這樣打下去。
這樣一來,德軍會以為蘇軍只是希望從普洛多維托耶方向打開突破口,反攻規模只是一個集團軍,于是反而能起到另一種欺騙敵人的作用。
問題就在于第51集團軍瞬間就被擺上了風口浪尖……如果其它部隊同時進攻的話,德軍在包括斯大林格勒在內的整條上百公里的防線都將承受很大的壓力,于是德軍即便有快速反應部隊也不知道該往哪里派,因為處處都需要救援。
另一方面,如果蘇軍同一時間進攻的話空軍也會同步轟炸其交通線,于是德軍交通會陷入癱瘓,其快速反應部隊當然就無法機動到距離斯大林格勒最遠的普洛多維托耶。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司令杜米勒雷斯庫在遭到炮轟的第一時間就向保盧斯求援。
“將軍閣下!”杜米勒雷斯庫報告道:“我們遭到敵人大規模進攻,我是說……雖然他們還沒有進攻,但已經實施前所未有的炮火準備!我們需要增援!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我們極度缺乏反坦克裝備,我不敢想像,如果敵人的坦克出現在我們面前會發生什么!”
“別著急,將軍!”保盧斯說:“我馬上給你們派出援軍,他們一小時后就能趕到!”
在這方面保盧斯倒十分干脆,因為他知道這不僅是在救援友軍同時也是在救自己……一旦側翼遭到蘇軍突破,后果將不堪設想。
于是,保盧斯之前準備的快速反應部隊就派上了用場,一個精銳裝甲擲彈兵師馬上搭乘火車趕往普洛多維托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