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的發展就像舒爾卡預料的那樣,曼施坦因帶領著第11集團軍毫不猶豫的就繞過了蘇羅維基諾。
這不僅是因為斯大林格勒方面的戰事告急,更因為曼施坦因認為如果一個德裝甲師就能擋住側翼蘇軍的進攻,那么就不需要過于擔心。
如果說曼施坦因有什么動作的話,就是它另外分配了兩個步兵師協同德第29裝甲擲彈兵師防守蘇羅維基諾……如果一個師擋住敵人一個集團軍有危險的話,那么再加兩個師,另外還有一個羅馬尼亞集團軍,這應該就不成問題了。
蘇軍最高統帥部那邊對這種情況也無可奈何。
畢竟當初舍甫琴科在部隊督戰的時候付出重大傷亡也沒能突破防線,之后德軍馬上又增加兵力加強了防線,那么第51集團軍被擋住也就可以算是正常的。
但這個正常的結果,卻是曼施坦因的部隊長驅直入兵鋒直指卡拉奇。
這一來頓河方面軍就難受了。
羅科索夫斯基的指揮部里參謀們忙著一團,各部隊的電報向雪花一樣飛到指揮部的桌面。
“羅科索夫斯基同志,第57集團軍補給告急!”
第57集團軍是穿插至卡拉奇包圍斯大林格勒的主力部隊,按照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他們在道路泥濘的情況下用最快的速度拋開后勤部隊直插卡拉奇。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它的確切斷了斯大林格勒的德軍補給。
但這種切斷補給的效果不盡人意。
因為斯大林格勒的德第6集團軍保持著超強的戰斗力,他們分別沿著伏爾加河和頓河駐防,并且防守住了兩河開口的兩端,硬生生的為自己開辟了一個長兩百多公里寬一百多公里的防御縱深。
雖然這個防御縱深也很有問題,比如斯大林格勒還有部份在蘇軍手中,又比如德兩端的防線并不穩固。
但即便是這樣,有了防御縱深的德軍就在控制區域開辟了兩個機場。
于是,德軍運輸機就將補給物資一批批的運往德控區。
很明顯,在這種空中運輸的情況下,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沒那么容易被打敗。
而另一面,蘇軍第57集團軍卻因為長途奔襲深入敵人占領卡拉奇而補給缺乏,同時德援軍又一批批趕往卡拉奇……這使蘇軍陷入很尷尬的境地,此時也不知道是誰包圍誰。蘇軍在包圍德第6集團軍的同時,自己卻也在德第6集團軍和第11集團軍的半包圍中。
而且蘇第57集團軍應該說很危險,因為他們甚至連退路都沒有,更沒有像德第6集團軍那樣有空間開辟機場用空中運輸續命。
所以,這其實就是比較誰能生存得更久。
而在這場戰斗中,蘇軍顯然比不過德軍。
“我們應該要把敵人的飛機場敲掉!”參謀對羅科索夫斯基說。
“我知道這個,馬爾格洛夫同志!”羅科索夫斯基回答。
如果想要在這場戰斗中取得勝利,要么就是增強自己穿插部隊的實力和生命力,要么就是縮短敵人抵抗時間,或者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