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鮮血、尸體……
眼前的一切就如一個大染缸,那些在水里盡其所能逃命的敵人就像是一個個顏料包,每當子彈擊中它們就“叭”的一聲爆出一團顏料將周圍的河水染紅。
舒爾卡對蘇羅維基諾有這么多敵人感到意外,他原本以為在這一帶最多只有兩個師,一個第29裝甲擲彈兵師,另一個德軍步兵師。
所以,這兩個師如果被淹了一批又被炮火炸得七零八落的話,那么現在剩下的不會有多少。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原因是曼施坦因認為蘇羅維基諾是其右翼的屏障,于是又緊急調動了一個羅馬尼亞師和意大利師趕來增援。
說是“增援”其實只是給羅馬尼亞和意大利軍面子,這兩個師調來只是為德軍提供后勤及構筑工事……這是曼施坦因按“能”分配,德軍戰斗力高、素質好就讓他們全部到前線作戰,而羅馬尼亞軍和意大利軍就在二線和后方負責后勤。
應該說這兩個羅、意師運氣很不好,它們才補充進蘇羅維基諾兩天就碰到蘇軍全線進攻,于是就像舒爾卡估計的那樣,一小半被水淹了沒出來……其實羅、意軍幾乎沒有像德軍那樣躲在工事里來不及逃脫的情況,他們之所以被淹是因為許多人不會游泳。
接著又有大約一半的兵力被無情的炮火撕成碎片……這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之前說的,因為被水逼出掩體于是在炮火的轟炸下傷亡十分慘重。
最后幸存的一小半就在舒爾卡及其部下面前被追殺,只不過這人多得還是有些無法想像。
隨著兩棲登陸船繼續往縱深推進,尸體和殘肢斷臂就越來越多,水面上漂浮著的幾乎都是,密密麻麻的,就像一片被毒死的魚朝天翻著白肚皮。
尸體密集得有時連兩棲登陸船都被擋著無法通過……被擋著并不什么大事,海軍步兵擔心尸體的衣服、皮帶什么的會卷進螺旋漿,所以不得不讓士兵們用木槳和刺刀將尸體往兩側推開。
而那些逃命的敵人就在這些尸體中間游著,其中有些人似乎被眼前這慘景嚇傻了,抱著一塊爛木頭浮在水中一動不動,直愣愣的看著這一切,如果不是他眼睛睜著而且還喘著氣都不知道他是個活人……由于之前炮火轟炸導致水面上一片水汽、硝煙,喘氣可以看到空氣的流動。
這些被嚇傻的敵人蘇軍士兵都懶得搭理他們了。
這倒不是因為蘇軍手軟,而是此時的目標太多同時兩棲登陸船前進的速度又不慢……穿插部隊的目的不是殺死這些逃跑的敵人而是切斷其退路,所以不會因為路上還有敵人在逃跑就放緩速度。
因此士兵們只能朝那些“最活躍”的目標射擊。
所謂的“最活躍”指的就是會游泳的、還有力氣逃跑的、或者手上還有槍的。
話說,在這種情況下手里還有槍的目標并不多,就算是德軍也是如此,雖然他們都被告誡槍是他們的第二生命。
然而,第二生命終究是第二生命。
步兵中會游泳的士兵數量不多,即便有些會游泳也很難做到背著槍、子彈、手榴彈等游泳……如果這樣的幾乎是注定無法逃出蘇羅維基諾的。
所以,能幸存下來的士兵大多都是第一時間拋棄裝備的人。
手里還有槍的基本只有幾種情況:尋找到了飄浮物,幸運的還能找到一艘漁船,或者聚集在地勢較高的位置。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們面對駕駛著兩棲登陸船的蘇軍都沒有還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