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說的沒錯,蘇軍雖然對步兵、海軍甚至坦克兵都使用人海戰術,成百上千的趕上戰場一隊隊的被摧毀都可以眉頭也不皺一下,唯獨對空軍卻是惜命如金。
其實也不能說是“惜命如金”,因為最高統帥部對飛行員也是同樣的態度,比如剛訓練幾個月就將他們派上戰場。
然而,在戰爭爆發初期大批的空軍損失在德軍戰機下,似乎讓最高統帥認清了一個現實:空軍與其它軍種不一樣,如果飛行員素質和戰機性能沒跟上,那么一味的要求飛行員勇氣或是人海戰術不會有什么作用。
這其實是常識,尤其是到了二戰空戰理論已經相當成熟的時候。
再加上蘇聯空軍損失慘重且因為工業搬遷生產速度不快,所以蘇聯空軍很多時候都保持低調,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比如莫斯科紅場大閱兵,那時才會正兒八經的冒險與德軍硬碰硬爭奪制空權。
當然,如果是重要的戰役蘇軍也會這么做,只不過很少。
而此時,俄軍卻在蘇羅維基諾上空與德軍爭奪制空權……
“空戰情況怎么樣?”曼施坦因問。
“我軍擊落了敵人二十三架戰機!”副官回答:“其中有五架是強擊機!我軍損失了七!”
“敵人有沒有撤退的跡像?”曼施坦因又問。
“不,沒有!”
然后曼施坦因就沉默了。
這不符合常理,如果蘇軍只是為了“嚇唬”德軍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在遭受這么慘重的損失而且可以預見將來還會繼續遭受慘重損失的情況依舊不后退……他們的空軍做做樣子就可差不多了。
所以,這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這次進攻是真的,而且俄軍很有希望突破第29裝甲擲彈兵的防線,否則蘇軍絕不會這么做。
“還沒有聯系上他們?”曼施坦因問。
“不,沒有!”副官搖了搖頭。
“馬上派出偵察機,偵察蘇羅維基諾的情況!”曼施坦因下令。
“是,元帥閣下!”
于是偵察機很快就在戰斗機的掩護下飛往蘇維羅基諾。
在此之前,空戰都在距離蘇維羅基諾有段距離的空域發生……蘇聯空軍有意不讓德軍發現蘇羅維基諾的情況,所以將數十架殲擊機分布、坦伏在蘇羅維基諾周圍,德軍戰機一靠近馬上就混戰成一團。
而德軍飛行員也沒多想,馬上就與敵機纏斗。
這種纏斗的結果通常都是德軍戰機沒油或者彈藥將用盡不得不撤退……蘇軍戰機一波接著一波的增援,而德空軍的主戰場卻是卡拉奇和斯大林格勒,這其中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他們要掩護那片空域的安全以保證運輸機不斷的將補給運送到德第6集團軍手里。
這使德空軍在蘇羅維基諾空域處于數量的絕對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