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么錯的話,那就是戈林當初制定的空中運輸計劃。
這個計劃看起來是浩浩蕩蕩而且還充分利用了德軍的空中優勢力挽狂瀾于第6集團軍潰敗之時。
但是,它卻將幾乎所有的德國空軍都用在了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甚至連轟炸機都被當作運輸機參與運輸……這些轟炸機原本可以在德軍殲擊機的掩護下轟炸他們想要轟炸的任何地方,但現在卻在斯大林格勒與哈爾科夫之間往來奔走當搬運工。
戰爭講的就是這種“此消彼長”,對蘇軍的重要目標轟炸少了本身對德軍就是一種損失,于是蘇軍的后勤補給就得到了加強,比如蘇羅維基諾的補給運輸,一火車一火車的運不要太爽……這在德軍轟炸機全面封鎖鐵路線時是當以想像的。
更嚴重的還是,戈林的這個計劃導致德國空軍在其它方向的空中力量嚴重不足。
德國空軍原本就是在以少勝多,如果說之前因為飛行員素質好、戰機性能好“以少勝多”還能占上風的話,現在為了掌握斯大林格勒的制空權就無法顧及其它方向了。
比如在蘇羅維基諾方向,盡管德空軍在戰術上還是勝利的,動不動就以戰損率一比三點多懟蘇空軍。
但這個戰術上的勝利可以說毫無意義,因為蘇羅維基諾的制空權實際就在蘇軍手里,德空軍就連要偵察蘇羅維基諾的情況都要費盡心思然后用損失幾架戰機和偵察機的代價闖進去。
當然,這時再來說戈林的這種戰略性錯誤已經太遲了,更何況希特勒此時還沒意識到德軍會陷入這種窘迫都是因為這個戰略性錯誤……所以說,任何戰術上的勝利都無法彌補戰略上的錯誤。
因此,希特勒認為戈林說的有道理,馬上就回答曼施坦因:“我們已經沒有更多的飛機增援蘇羅維基諾,但我相信,第29裝甲擲彈兵師能為你們爭取需要的時間,他們是帝國最優秀的部隊!是首批獲得‘擲彈兵’番號的部隊之一,它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于是就出現了現在這樣的局面,曼施坦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蘇羅維基諾在他面前被敵人圍攻,盡管他知道這里很重要,也千方百計的想要增援……但卻沒有條件。
“我還能為你們做些什么嗎?”曼施坦因問,語氣中帶著歉意。
“您所做的這些已經足夠了,元帥閣下!”埃倫少將回答:“請您放心,元帥閣下!我們不會那么容易被敵人擊潰的!事實上,我們會堅持到最后,堅持到水位下降!我等著您的援軍!”
“很好!”曼施坦因回答:“我對你們有信心!”
埃倫少將這時總算找到了一絲希望。
然而,他才剛放下電話,副官就從樓上跑了下來報告道:“飛機,大批敵人的飛機!它們是來轟炸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