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佐洛塔廖夫還是選擇與舒爾卡站在一邊。
確切的說不是選擇舒爾卡站在一邊,而是他認為無法承受這有可能的失敗所帶來的風險,哪怕只是“有可能”……斯大林格勒戰役牽涉的面太大了,它甚至關系到蘇聯的命運,佐洛塔廖夫不敢冒這個險。
另一邊,曼施坦因就派出空軍偵察米洛韋以東地區。
然后很快就有了答案。
“元帥閣下!”副官拿著電報向曼施坦因報告道:“發現敵人裝甲部隊,至少有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師,它們沿著鐵路和公路朝卡拉奇前進,距離卡拉奇還有六十公里!”
曼施坦因沒有遲疑,下令道:“命令空軍,不惜一切代價務必阻止敵人前進!”
“是!”副官剛轉身然后又回頭,問:“需要讓第23裝甲師返回卡拉奇嗎?”
“來不及了!”曼施坦因無奈的搖了搖頭。
俄軍裝甲部隊距離卡拉奇只有六十公里,如果晝夜兼程的話預計今晚就能趕到卡拉奇接著展開進攻。
第23裝甲師此時卻遠在距離卡拉奇一百公里外的米洛韋,就算第23裝甲師馬上返回卡拉奇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何況這一路還會遭到敵人空中力量或是游擊隊的攔截……這其中空中力量還好說,因為德軍在制空權上占有優勢,俄軍能做的就是像之前做的一樣炸毀某個火車站或是炸斷鐵路,德軍只需要一路維修就可以。
難的是無處不在的游擊隊,一百多公里的鐵路線對于游擊隊來說是絕好的目標,除非德軍能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否則怎么也無法阻止游擊隊偷偷在鐵路下埋個反坦克雷或是炸藥之類的。
更重要的還是,俄軍只朝卡拉奇派出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步兵師……雖然這可能只是他們進攻卡拉奇的首批部隊,但這同時也意味著第51集團軍可能還有兵力在米洛韋方向。
如果曼施坦因把第23裝甲師調回卡拉奇,那么俄軍就有可能再次組織進攻米洛韋……這就是俄軍兵力多的好處,這使曼施坦因首尾難顧。
因此曼施坦因沒有這么做,他命令第23裝甲師繼續呆在米洛韋組織防線。
卡拉奇方向,他打算從卡拉奇北翼的第6裝甲師調一個裝甲團來防御南面,同時讓空軍全力轟炸俄軍進攻卡拉奇的部隊。
曼施坦因的想法,是讓德空軍持續轟炸這些進攻卡拉奇的俄軍部隊,這樣當俄軍部隊趕到卡拉奇時已經是殘兵,到時再用空軍配合一個裝甲團,要想擋住俄軍應該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這就是擁有制空權的好處,有了制空權后地面部隊就像杠桿一樣可以輕易撬動比它們多得多的敵人部隊,比如此時曼施坦因就敢以一個裝甲團懟俄軍一個裝甲師。
為了能順利渡過這個危機,曼施坦因還緊急向希特勒爭取到了一個空降師……第八空降師。
第八空降師雖然編制是一個空降師,但它卻只有團級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