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集團軍只有一個坦克師一百多輛坦克……這是在蘇羅維基諾遭受慘重傷亡之后整編的結果,其中還有一部份坦克帶著傷。
“但步兵師放在前方也改變不了這種狀況!”特魯法諾夫問舒爾卡:“你的意思是,讓步兵在前方進行火力偵察?”
火力偵察是蘇軍常用的戰術,簡單的說就是步兵在前方沖鋒吸引敵人開火,然后摸清敵人的火力布署。
“可以這么說!”舒爾卡回答:“但我說的不只是火力偵察!”
說著舒爾卡就指著地圖說道:“我的意思是,步兵在前方潛伏推進而不是沖鋒。同時,我們將炮兵觀察員和坦克跟隨步兵分布到步兵中去,通訊兵隨后跟進,步兵前進到哪里通訊兵就將電話架設到哪里……”
特魯法諾夫有些明白舒爾卡的意思:“然后讓坦克和炮兵作為步兵的火力支援往前推進?”
“是的!”舒爾卡點了點頭。
“這有難度!”特魯法諾夫說:“他們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沒有這樣打過仗!”
“我知道!”舒爾卡回答:“但現在需要他們這么做!所以,我認為擺在前方的最好是海軍步兵營……我軍部隊里恰好有足夠的海軍步兵!”
舒爾卡說的這些其實是現代化戰爭中步兵要做的。
這戰術說起來簡單,但真要做起來卻并不容易。
原因是它牽涉到步、坦、炮甚至是空軍的協同……這一方面對通訊設備要求較高,另一方面對步兵的素質要求也不是這時代隨便發一把步槍就是一名步兵的程度能達到要求的。
原因就不用多說了。
步兵要做到能指揮炮兵,必要時能像炮兵觀察員一樣報坐標并引導炮兵轟炸目標,能指揮坦克朝目標射擊,甚至還能為空軍指示位置……
這幾乎要求步兵是全能的,必要時還能打能沖。
當然,并不要求每個步兵都是全能的,而是部隊里必須要有會這些的士兵并做好協同的準備。
舒爾卡以現有的條件想做到這一點,或者說勉強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是用電話線代替步話機。
這顯然是一個不足,電話線很容易被炮火炸斷沒有保障,同時前線的黑暗中還會衍申出指揮、引導混亂等問題。
但現在也只能將就。
另一方面更嚴重的就是部隊素質問題……
這分為兩個層面,協同方面還好說,就像舒爾卡說的那樣,將炮兵觀察員和坦克跟隨兵安排一部份到步兵中去,步兵想要炮兵或是坦克的掩護就可以直接告訴這些兵種,然后由他們向炮兵和坦克下命令。
問題在于蘇軍步兵從沒有這樣打過仗,戰術思想全停留在二戰時期甚至一戰時期……這時好像就是二戰時期,只是以舒爾卡的眼光來看他們的戰術十分落后而已。
就像特魯法諾夫說的,他們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他們被教導成一打起仗來就應該是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然后抓起步槍朝敵人方向沖鋒……就算是近衛步兵也不例外。
事實上,近衛步兵應該說是這方面的典型,因為他們大多就是憑著在戰場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然后英勇的朝敵人沖鋒然后才得到“近衛”番號的。